法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21:52:00 470 人看过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一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是在人民有了国家政权之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人民的国家政权又依靠社会主义的法律来巩固和捍卫。社会主义国家与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保障的辩证关系。

二是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着全部政权,是国家的主宰者。

三是保卫和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是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和运用多种手段,包括法律形式和法律手段来进行。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作为我国的建设方针确定下来,从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律在保障和促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属性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法律属性。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必然要求公民在法律上人人平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特别指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11: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构建“一体化”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
    近日,首届中国少年司法年度论坛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论坛由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小组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联合发起,来自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高校的百余名学者专家出席了论坛。会上,多位专家表达了同一个愿景:构建“一体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实践:摸索前行的少年司法“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探索,在我国司法改革的众多事项中,更富有力度和成效。”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梁渝南说。与会专家介绍,法院一直处在探索少年司法制度改革“排头兵”位置。最高法和省一级人民法院成立了“少年法庭工作指导小组”,加强对少年司法审判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中、基层法院先后成立了“少年法庭、少年合议庭”,专司和实践少年审判业务。同时,检察机关也在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展开多方探索,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姚建龙介绍情况:第一,未检专门机构从无到有,从依附到日益独立,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第二,初步
    2023-04-22
    309人看过
  • 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色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一第8题: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关于党的领导的理念,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A.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B.我国法治事业,从总体部署到决策的具体实施,都是在党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C.只要抓住立法环节,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上升为法律,就能全面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D.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不矛盾的【答案】C【考点】党的领导【解析】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党的领导,就是指党通过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与贯彻,依靠各级党组织作用的正确发挥,把握我国法治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决定我国法治事业的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总体进程,协调我国法治事业中的重要关系,指导我国法治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选项A说法正确。党在长
    2023-06-12
    499人看过
  • 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近几年,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以四个尊重方针为指导,加大人才工作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强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性因素开始逐步消除。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改革和建设迈出新的步伐。近几年来,党中央批准印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人才工作改革目标,规范了人才选拔任用工作。特别是200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即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2010年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纲要
    2023-06-05
    215人看过
  • 电子商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谈到立法,必然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整个的法律体系,电子商务立法也不例外。在考虑电子商务立法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电子商务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应处于什么地位,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什么等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总体上准确地加以把握。1、电子商务法是民商法和经济法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延伸,是对国际贸易法的重要补充电子商务法亦属于一种商务法,应属于商法范畴。所谓商法是指调整商人、商事组织或商业行为等内容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没有把商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将其归入民法部门,统称民商法。如前所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只是强调以电子形式,即以数据信息为表达形式所进行的商务,是传统商务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因此电子商务法当然是传统民商法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延伸,这是毫无争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电子商务法又涉及到经济法。所谓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或指导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
    2023-06-07
    84人看过
  •  探讨:法律体系中法院的角色定位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构,对财产保全进行查封属于司法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故不可申请行政复议。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法院并非行政机关,它是国家的审判机构。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进行查封,不属于行政处罚,自然属于不可申请行政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法院属于哪个机关单位?法院属于哪个机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可以得知答案是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包括人民
    2023-11-14
    163人看过
  •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一第20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关于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在具体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共同发挥其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作用B.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社会关系调控手段,限制并约束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民规、民约的调节功能C.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尊重和服从司法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D.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体系,科学配置权力,合理界定权限,形成既相互制约与监督,又顺畅有效运行的权力格局【答案】B【考点】依法治国【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共同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共同反映着广大人民的社会理想与社会要求,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互为补
    2023-06-12
    210人看过
  • 宪法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间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与时俱进地体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就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根本法的形式给出了答案。韶关仁化县“送法进学校”系列活动(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遵纪守法文明小公民”为了切实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效地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的势头,由仁化县司法局、仁化县普法办、仁化大桥镇与大桥镇省善希望小学联合主办,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遵纪守法文明小公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这次参加活动的有三—六年级的全体学生,截止5月25日,共收到参赛作品100多篇,以年级为单位,从中评选出一等奖6幅,二等奖9幅,三等奖10幅,共25幅作品。5月29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这些作品真实生动,感情充沛,手法新颖,内容丰富,不仅有涉及保护学生自身权
    2023-07-12
    463人看过
  •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
    法律综合知识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别为以下几点: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
    2023-07-21
    151人看过
  • 中国宪法的特色
    少数民族
    宪法的基本特征有: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2、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设定的轨道上有序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2、是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3、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如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其他最
    2023-08-09
    268人看过
  •  宪法在我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我国宪法包括七个主要内容,其中序言阐述了宪法的制定目的和原则,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最高权威性和原则性,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明确表达对未来目标的追求。我国宪法包括七个主要内容。首先,序言阐述了宪法的制定目的和原则。其次,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此外,国家机构以及宪法保障等其他规定也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一)根本性:宪法规范的根本性是指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也就是说,尽管宪法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宪法在具体规范这些方面的内容时,主要涉及的是最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事无巨细,都加以规定。(二)最高权威性:宪法规范的最高权威性是指宪法规范的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
    2024-01-16
    325人看过
  • 民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如下:1、指引民事立法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对立法的影响源于民法基本原则作为民法根本指导思想的特征。它是民法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着市民社会对民法的基本需要,负载着民法所蕴含的法律价值,因而具有影响立法的功能;2、规范民事行为和民事审判的功能;3、克服成文民法局限性的功能;4、提升市民法治理念的功能。我国民法基本原则有哪些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起统率和指导作用的立法方针。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是中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023-07-10
    322人看过
  •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具体原因如下: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十六条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第十七条集体经
    2023-08-12
    464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主体在法律中如何定义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在法律中如何定义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下述五种单位:1.公司;2.企业;3.事业单位;4.机关;5.团体。《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单位犯罪对个人的量刑是怎样的单位犯罪对个人的量刑是按照不同的犯罪罪名来量刑。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三、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差别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
    2023-10-14
    233人看过
  •  合同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民法典合同篇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释等过程中,要以公平观念来调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因此民法典合同篇调整的范围是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但是,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篇规定。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被称为合同。所以民法典合同篇调整的范围是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但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篇规定。民法典合同篇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释等过程中,要以公平观念来调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合 同 编 的 调 整 范 围 有 哪 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合同编的调整范围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和违约责任。同时,合同编还规定了合同的权利义务、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这些规定为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维护
    2023-09-10
    34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国家对于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5
      中国社科院2011年法治蓝皮书总结了中国提出和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对于中国法治发展的重大意义。蓝皮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具有三大历史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化的重大成果; 3、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
    • 各类国际法主体在国际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如何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8
      国家是最重要和主要的主体国际组织是有限的主体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是过渡主体个人是否是主体有争议
    •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容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1
      法治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法”,一个是“治”。从“法”的角度来讲,核心是“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从“治”的角度来讲,法治不光要有良法,还要有善治,关键在于“法治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这就要在强调“立法”和“普法”的同时,落实“执法”、“司法”和“守法”,也就是形成和贯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做出了全面论述,主要是五个具体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房地一体主义”在我国现行法律中的体现?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1
      房地一体主义体现在的以下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条、第条、第条,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该土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