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向P2P公司借款的法律风险为:可能涉嫌犯罪;利率可能偏高或者过于自由化;借款人的金融隐私泄露。网站或者担保机构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个人身份、财产信息,一方面为投资人提供选择借款人的凭据,另一方面也作为信用评价的依据。若网站的保密技术被破解,借款人提供给网站的个人身份、财产信息等个人隐私容易泄露。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如何认定
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应从其构成要件上掌握。(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本罪的对象是贷款。所谓贷款,是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贷款币可以是人民币,也可以是外币。(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属特殊主体,只限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非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是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这种过失一般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区别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区别如下:
1、期限不同。短期借款期限较,长期借款期限更长;
2、风险不同。短期借款所需要担负的风险低,长期借款风险高;
3、利率不同。短期借款较大利率低,长期借款利率高;
4、核算金额不同。短期借款只核算本金,而长期借款不仅核算本金,也核算利息。
一、签借款合同注意事项如下:
1、要明确借款人的信息;
2、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利息;
3、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偿还期限;
4、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还款方式;
5、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
6、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7、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纠纷后的管辖法院;
8、合同中的数字除了用阿拉伯数字之外还要用专用汉字表述出来。
二、 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1、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2、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3、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4、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5、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6、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总之,不管是短期借款还是长期借款,相关法律中对借款的期限都是作出了规定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可以进行短期借款的,这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行,满足条件就可以了。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你我贷两年没还了没事吧
两年未还属于逾期,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不管是什么样的贷款,只要是逾期,都会面临着高额的罚息及违约金,包括信用卡也有,所以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轻易逾期。欠网贷不还主要有以下几种后果:
1、承担高额逾期费用。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
2、面临平台的各种催收。刚开始逾期的时候平台会发短信或打电话催借款人还款,催收后如果借款人还没有还款,那么平台的工作人员就会对借款人进行严肃警告。
3、面临法律诉讼。逾期超过3个月仍未还款的,贷款机构会依法催收到期贷款。若依然拒绝还款的,则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约定,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贷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账户上的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
-
怎么防范P2P借贷风险
113人看过
-
贷款人在p2p公司可以有哪些风险
67人看过
-
P2P网贷常见的风险
305人看过
-
银行贷款时限违约风险
143人看过
-
银行存单质押贷款是否有风险
438人看过
-
向银行贷款和向小贷公司借钱有什么不同
218人看过
-
p2p借贷风险有哪些, p2p借贷有哪些风险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4p2p借贷风险: 1、流动性风险 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缺乏对资金来源审查的手段,很可能会被用作洗钱工具的风险。 2、信用风险 现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只能通过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缴费记录等信息都有可能作假,就算不做假也非常片面,并不能通过这些信息而作为准确的是判断。 3、信息泄露风险 如若P2P借贷网站的保密技术不够安全,被破解,就会导致个人身份证、财产信息等泄露借款人的隐私。 4
-
出票人向银行贷款有法律风险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5银行通过贴现取得票据,如其目的是为了出票人发放贷款,且明知该票据的签发、转让均无真实交易关系,则可认定银行与出票人之间构成通谋虚伪表示,所涉民事行为无效,银行不能取得票据权利。 风险提示:虽然票据行为相对于基础法律行为而言,具有无因性,基础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不会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并非绝对,如果持票人取得票据的过程存在违法性,则可能丧失票据权利。
-
银行向贷款出票人贴现要承担什么风险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12银行通过贴现取得票据,如其目的是为了出票人发放贷款,且明知该票据的签发、转让均无真实交易关系,则可认定银行与出票人之间构成通谋虚伪表示,所涉民事行为无效,银行不能取得票据权利。 风险提示:虽然票据行为相对于基础法律行为而言,具有无因性,基础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不会影响票据行为的效力。但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并非绝对,如果持票人取得票据的过程存在违法性,则可能丧失票据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