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灾难拷问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3 17:33:25 134 人看过

汶川地震发生后,保险业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保监会紧急启动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级响应程序,发布《关于加强保险业应对地震灾害工作的通知》,成立应急指挥机构,指挥整个保险业的抗震救灾工作。

各保险公司建立起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报案电话畅通,保证人员及时到位,建立了绿色理赔通道,让受灾群众尽早得到保险赔款。保险业积极捐助灾区,截至目前,已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已超过8760万元。同时,中国人寿通过“国寿慈善基金会”全面收养“地震孤儿”。

在全面参与抗震救灾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动建立地震保险制度,进而推动建立适合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是保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财富积累需应对自然灾难

汶川地震以及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一步凸显了加快建立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世界范围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近十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财富存量的持续积累,地震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威胁与破坏程度将不断上升。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主义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应该通过推动建立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遭受巨灾损失后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促进灾区恢复重建。

发挥保险的市场化机制

有效应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需要政府领导、社会各界救助以及巨灾保险制度等多个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而保险这种市场化机制具有独特的作用。

由于地震等巨灾损失数额巨大,依靠财政救助和社会捐助,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以弥补巨灾损失。通过保险机制,财政对保费、巨灾保险基金提供补贴,可以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从而满足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保险业在地震灾害补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保险业赔付了100多亿美元,成为灾后重建、经济复苏的强大动力。同时,保险业具有机构网点和理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使投保群众在遭受巨灾之后能够较快得到补偿。

保险本身是从事风险管理的行业,能够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全社会的巨灾风险管理技术。保险公司在承保巨灾风险以后,为减少可能的灾害损失,会把“防重于赔”的理念放在经营管理的重要地位,利用保险业的经验和技术为保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积极参与社会防灾防损工作,普及地震避难和自救知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巨灾事故的损失;同时,巨灾保险将足够多的面临同样风险的客户集中起来,通过收取保费和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巨灾保险基金,转嫁投保人大额损失,进行损失分摊的风险处理安排。

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制度具有再保险的优势。再保险公司能够以准备金形式积累起大量资金,为直保公司稳定经营构建起有力屏障。通过再保险,使巨灾风险在更广泛的区域内甚至国际上进行分散,可有效减少巨灾冲击,提高保障程度。再保险是巨灾风险的传统化解方案,是保险业参与地震风险管理的有力保障。近20年来,欧美地区地震、飓风等灾害赔偿责任的50%以上由再保险公司承担;9·11恐怖事件所造成的损失,60%以上由全球再保险市场承担。

增强社会防灾意识

当前,要加快建立我国地震保险等巨灾保险制度,要着重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巨灾保险立法工作。巨灾风险管理涉及领域广,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配套立法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巨灾风险管理是国家实施防灾减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手段,巨灾保险立法工作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加强合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支持。

二是设立地震保险基金。设立地震保险基金,主要目的是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地震风险分担机制。国内保险业承保地震风险,应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主要的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地震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而资金来源是设立地震保险基金的关键因素。在拓宽地震风险基金筹集渠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商业保险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保险公司上缴地震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捐赠、巨灾风险证券化等方式筹集。

三是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地震风险发生频率较低,群众投保商业险的意愿不强,同时地震造成损失程度大,保险公司往往很难独立承担,因此,建立地震保险制度,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是必要条件,这也是从国际国内政策性保险发展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从国外情况来看,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建立了由政府支持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例如日本巨灾保险体系的特点就是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政府为地震保险提供后备保证金和政府再保险。从我国的经验来看,政府在已经开展的政策性保险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2007年国家财政提供补贴,推动开展了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部分省区利用地方财政补贴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是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开发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地震保险产品。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开发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地震保险产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人民群众提高风险意识和增强防范风险技能;积极开发巨灾风险数据资源,建立科学的分析评估平台。此外,还要加强对地震保险基金、巨灾保险证券化等相关领域的规划和探索。(臧明仪为保监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人民网天津视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5日 04: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保监会相关文章
  • 关注巨灾保险世界最大巨灾风险评估公司落户中国
    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的汶川大地震,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18亿多元。中国巨灾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最大的巨灾风险评估机构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公司,它18日宣布成立中国分公司。中国地震工程力学权威、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王自法出任分公司负责人。根据国际成熟经验,巨灾保险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商业保险公司、再保险及国际再保险市场成为巨灾风险补偿机制的主体,而政府是风险的最后承担者。王自法说,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可以把特大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分散到不同险种、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区域中,可以减少国家因一次性投入过多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同时,因巨灾保险制度是商业行为,还可以保证灾后评估和拨付重建资金的公平合理性,能有效抑制有意夸大灾害等行为的发生。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后,包括再保险等各保险公司承担了70%重建家园的费用。标准普尔公司的报告显示,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重建费用
    2023-04-23
    203人看过
  • 建巨灾风险逐级分担机制
    在经历年初雪灾、5·12汶川地震后,建立巨灾险成为了应对灾害发生的迫切要求。昨日,由中国保监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国际研讨会昨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各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探讨会,为促进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建言献策。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会上表示,为提高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保障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包括巨灾风险管理基金在内的巨灾风险逐级分担机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是在地震等巨灾发生后的一至两年内建立了本国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如美国加州1994年发生大地震,1995年出台《住宅地震基本险保单范本》,1996年成立加州地震局;土耳其1999年发生大地震,2000年建立土耳其巨灾保险共同体。周延礼表示,从我们经济社会情况来看,目前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在我国建立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风险共担、扩大覆盖面三个原则。同时,关键是要解决好政策
    2023-04-23
    362人看过
  • 巨灾保险供给缘何失灵公众对巨灾风险反应过度
    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当保险人认为承保的效用大于或等于不承保的效用时,保险人就会选择承保某种风险。实用主义的观点认为,只要保险双方能就合同达成一致,保险就能提供。然而最近在保险市场上,随着巨灾保险的需求的上升,保险人选择退出保险市场,导致供给不足。对于保险市场的供给失灵,传统理论习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进行解释。但是在这一解释似乎很不够,信息问题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似乎极为有限。其实,巨灾保险市场的失灵主要源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公众对巨灾风险的过度反应,导致保险人在发生巨灾索赔时面临筹资困难,增加了破产倒闭的可能性,保险人因而选择了退出。保险公司资产的所有者可以将风险通过资产组合进行分散。但是在公司的经理和员工会关心如果公司破产,或业务亏损,他们就会失去工作。因此,公司会像风险厌恶者那样作为或不作为。巨灾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了保险人对巨灾的预期损失,这时提高费率变得对保险人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保险人并
    2023-04-23
    476人看过
  • 中国巨灾风险管理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跨世纪减灾规划》提供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民政部有关资料也表明,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每天都要因此损失1亿多元人民币。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传统的处理方法是事后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捐助,事前的商业补偿如保险补偿所占份额很少。究其原因除了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较低外,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商业化的巨灾风险管理体制,商业化管理的主要途径——巨灾保险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四个运行过程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新模式,并就其中的五个主体四个过程的具体运作进行分析。一、巨灾风险及其特征巨灾通常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因引起的大面积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
    2023-04-23
    285人看过
  • 中国雨雪巨灾后的保险尴尬
    这场50多年来最严重雪灾让保险公司忙翻了天,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副总经理郭生臣介绍,中国人保已经组建查勘理赔小组3292个,总计11201人奔赴各地受灾现场处理案件;理赔程序也简化了,对责任明确的案件,定损之后,3000元以下现场赔付。记者从太平洋保险公司也了解到,灾后财产险的理赔主要是电力财险。非电力财险主要是厂房、仓库倒塌,目前查勘已基本完成。由于电网多在山区,而且分布很广,现在很多山上还有积雪,许多地方也才刚刚具有查勘条件,因此电网查勘在春节后才铺开。中国保监会数字显示,预计保险公司全国赔款数字将在40亿元左右。但相对于民政部2月23日公布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雪灾损失的保险赔付局面可谓惨淡。现象背后是中国灾害补偿历来依靠民政部补贴,以及微弱的商业保险补偿。赔付率仅1%2008年2月21日,中国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向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各预
    2023-04-23
    486人看过
  • 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亟待建立
    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这是与会代表的共识。目前,我国对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与救助,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支持的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但完全依靠财政救助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有明显的局限,省保监局局长王虎林表示,政府救助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甚至会影响全局经济部署。当传统的政府救助显示出心有余而力不足,保险行业被寄予厚望。据民政部统计报告,近10年来我国每年因灾损失基本维持在2000亿元,但巨灾保险赔付却微乎其微,以年初雨雪冰冻灾害为例,我国保险补偿不足总损失的3%。应首推巨灾保险基金对于通过何种方式加快建立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突破目前巨灾保险的困境,研讨会上百家争鸣。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基金模式是大多数专家和业内人士推崇的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它是将保险公司收取的巨灾保费,通过再保险的方式汇集成专项资金,逐年累积、专款专用,由专业再保险公司代为管理,充分运用再保险和巨灾风险证券
    2023-04-23
    61人看过
  • 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构建探析(1)
    巨灾风险及其特点巨灾是指忽然发生的形成巨大损失的严重灾祸或灾难,但对于多大的损失可以构成巨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1的定义,美国的保险服务局按照1998年的价格水平将巨灾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近年来巨灾频繁发生,损失额度不断加大,巨灾风险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较,世Jie上大的自然灾祸数目增长了3倍多,形成的经济损失(已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增加8倍多,由此形成的保险损失增加不小于16倍。Wo国2005年各类自然灾祸形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042亿元,相应的保险赔款仅为100亿元,比例不到5%,低于全球36%的平均水平。巨灾风险则是引致巨大损失的事件发生的1种可能性,因为巨灾风险发生概率小但损失巨大,且不完全具备风险大量和风险同质等可保风险的条件,从而使其经营缺乏保险学分散风险的基本理论“
    2023-04-23
    302人看过
  • 加快构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今天,来自海内外的再保险人、保险人以及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朋友,相聚在中国北京,特别是在中国西南五省遭遇近百年来最大旱灾、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时刻,共同探讨保险再保险如何进一步提供有效服务、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我感到十分荣幸,并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和参会代表表示真诚的谢意。在此,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保险再保险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面的一些认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质、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十年来,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冻、风雹等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大的几类自然灾害;其中: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因子,平均
    2023-04-23
    439人看过
  • 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
    为切实化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提高我市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从2008年9月开始,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分别建立市、县(区)政府巨灾风险准备金,要求各县(区)财政局在主要种植业参保品种承保结束后10日内,将本级财政按保费总额5-10%安排的巨灾风险准备金拨付到县级专户,充实县级巨灾风险准备金;15日内再将总保费的10%上缴到市巨灾风险准备金专户,进行市级巨灾风险准备金的筹集。市级财政按各县(区)上交金额50%进行配套,另再向省厅申报同等金额的巨灾风险准备金补贴。从2008年起我市率先从水稻保费筹集并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2009年进一步扩大了巨灾风险准备金筹集范围,将水稻、小麦全部纳入市政府巨灾风险准备金管理,截至2009年底,全市巨灾风险准备金规模达到8838万元,其中市级巨灾风险准备金已达到2844万元。县(区)中,大部分都按要求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建立起巨灾风险准备金,金湖、洪泽、盱眙、清浦、清河
    2023-04-23
    345人看过
  • 国寿杨超:加快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基金
    去年“两会”期间,我针对年初南方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情况,提出了《关于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提案》,此后不久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进一步证明了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400多亿元,其中财产损失超过1400亿元,而投保财产损失不到70亿元,赔付率只有5%左右,远低于国际36%的平均赔付率水平。政府财政承担了灾后重建的主要责任,预算外支出与转移支付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如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就建立一个巨灾保险基金,或是地震巨灾基金,到现在积累30多年了,应当能够解决汶川大地震的更多问题,老百姓能够更快地得到保障,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得到真正的实惠,国家的压力也会减轻。因此,加快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基金、有效应对巨灾损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课题,为此,我再次就此问题提出
    2023-04-23
    230人看过
  • 巨灾风险与再保险
    巨灾风险自1970年以来,世界范围主要巨灾事故及其结果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事故涉及地震、风暴、飓风、雪暴、水灾、恐怖袭击、火灾和爆炸等。二是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平均约为人为灾害事故的10倍。三是自1985年始,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四是除2001年9·11恐怖袭击外,自然灾害事故引起的保险损失,自1987年后快速上升,远远大于人为灾害事故引起的保险损失。总体讲,巨灾的发生及其损害程度,与科技进步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与人口、财富集中密切相关,不仅在可控性上,且在损害程度上经常超出人们的预期。频繁发生的巨灾,一方面迫使人们设法通过科学的进步,防止、回避、降低其灾难性。另一方面,从经济上讲,人们自然把目光转向保险和再保险,受害者总希望把自己可预见的损失通过保险和再保险的方式转移一部分或全部。再保险在巨灾保险中的作用所谓再保险,通俗地讲即是保险的保险,也就是由再保险公
    2023-04-23
    395人看过
  • 我国补偿巨灾风险拟建地震保险基金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台风、洪水等越来越频繁发生。就在过去的几周里,碧利斯、格美两个台风袭击了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云南盐津发生了5.1级地震,导致巨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保险是分担、转移风险和加强社会参与的重要手段。在28日举办的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暨巨灾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表示,民政部愿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研究分析灾害保险的措施,建立完善灾害保险的运行机制,提高抵御灾害、特别是巨灾的能力。新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对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悉,我国在地震保险制度的研究上,近年来已取得积极进展。保监会产险部主任郭左践介绍,2003年,保监会联合相关部门以及部分保险企业,成立了地震保
    2023-04-23
    187人看过
  • 国家“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前瞻
    春节前,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灾害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因而,建立巨灾保险机制,减轻灾害对民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冲击,显得愈加迫切。去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今年2月15日,在保险业抗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此次灾害过后,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提出方案,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体系。这一动向,引起了百姓的广泛关注。三大问题需首先破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刘新立副教授告诉记者:要建立巨灾保险体系,首先必须整合分布在保险业和气象局、水利局、测绘局、地震局、农业部、统计局等各部委的基础数据,在全国形成大尺度的风险区划,评估风险等级。只有这一工作完成了,保险公司才能设计产品,厘定费率,进而投放市场。目前,各部委在数据共享方面还不是很充分,这
    2023-04-23
    124人看过
  • 保险公估巨灾中凸显价值
    今年1号台风“珍珠”到来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来势凶、破坏性强。5月17日至19日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后,因强风、暴雨、雷电、大浪、山体滑坡等,对广东、福建、浙江三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保险公估业在本次“珍珠”台风灾后保险赔案的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力量的不足,得到了保险人、被保险人以及灾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好评。由于预测“珍珠”台风影响范围广、受灾面大,各保险公司总结往年的巨灾处理经验,在台风来临之前,就已经主动与一些签约保险公估机构取得了联系。据悉,此次参与“珍珠”台风的保险公估机构达12家,仅民太安财产保险公估有限公司一家就派出了80多名公估师。在“珍珠”台风致灾案件的处理中,人保、太保、平安等一些大的财产保险公司均采取了广泛与公估机构合作、联合查勘定损的应急方案。如人保在组织自有理赔人员全力服务灾区的同时,将疑难案件和报损金额高的大案
    2023-04-23
    296人看过
换一批
#证券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监会
    词条

    保监会是是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依法对保险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保监会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对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更多>

    #保监会
    相关咨询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巨灾保险的对策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08
      1、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 2、建立限额赔偿原则 3、加强个性化程度。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公司的不同情况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和限额赔偿原则,并加强个性化程度,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巨灾保险更利于企业和环境的保护。
    • 公积金和社保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建议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18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建议 1.调整原则: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公民参加社会劳动的时间作为计算和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依据参加社会劳动的单位时间进行均等分配。 2.调整范围:建国以来从企业、事业、机关、部队、院校等单位到社会上的所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 3.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为目标,以公平合理为要素,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
    • 火灾引起四种危险程度火灾责任怎么划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4
      具体谁承担责任需要各级实际火灾发生的原因判断。如果是房东家的电线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损害,房东没有尽到提醒的义务,那么房东对事故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是因为房客使用不当,如在房内焚烧物品、或者使用易燃物品等造成的损失,房客应该承担责任。如果是房东、房客之外的第三人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火灾,可以向第三人主张赔偿。
    • 请问火灾报警怎么跟中心火灾报警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30
      火灾报警,全国统一号码119。由119平台统一调度指挥。
    • 社保问题制度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6
      1."未富先老",加大社会保障压力。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制建设,使老年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都将是我国今后面对的难题。 2.不断递增的城镇化率,挑战现有社会保障模式。如何适应城镇化进程中数以亿计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3.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亟待解决。制订统一规范的参保政策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存在一些忽视甚至逃避社会保险责任的因素。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