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职务犯罪作案手段:
手段一:侵吞。即利用掌管财务或者收取货款的便利,攫取或者截留公共财物。具体的手法有,转移收入、销售收入不入账,通常将收取的货款转入个人银行存款账户上。
手段二:骗取。就是与第三方里应外合,编造虚假财务支出。
一、什么情况下会成贪污罪
国家政府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可以以贪污论处。
二、什么是贪污罪的相关法律
贪污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三、贪污罪有哪些表现形式
贪污罪主要的表现形式如下:
1、侵吞财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已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行为。
2、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
3、骗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4、其他方法。主要包括:
(1)内外勾结,迂回贪污。即国家工作人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内外勾结,将自己管理、经营的公共(国有)财物以合法形式,转给与其勾结的外部人员,然后再迂回取回,据为己有。
(2)公款私存、私贷坐吃利息。
(3)利用回扣非法占有公款。即行为人在为本单位购买货物时,将卖方以购货款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回扣的款项占为己有的行为。
(4)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公款。即行为人在为本单位购买货物、推销产品等经济活动中,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双方恶意串通,提高合同标的价格,然后将抬高的差价私分等。
(5)间接贪污。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单位雇请的工人为自己干活等。
(6)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
(7)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
票据诈骗犯罪的主要作案手段
56人看过
-
绑架罪有哪些作案手段
276人看过
-
盗窃案件作案手段有哪些
166人看过
-
拐卖妇女儿童罪主要作案手段
320人看过
-
绑架犯罪的作案手段有什么?
320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主要有哪些?
420人看过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
职务侵占罪的作案手段有哪些,有哪些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16职务侵占罪的作案手段有侵吞、窃取、骗取等。比如转移收入、销售收入不入账,对外销售材料、物资收取现金后中饱私囊,或者向第三方借款,然后用公司资产偿还;向第三方采购一大批原材料,虚设入库单,套取现金等等。
-
-
预防职务犯罪和职业犯罪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8一、指导思想 阳泉市教育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组的工作部署,坚持从教育系统工作实际出发,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认真落实《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支撑,以深化教育为基础,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充分发挥预防工作在促进依法行政工
-
职务侵占罪的作案手段包含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61、手段一:侵吞。即利用掌管财务或者收取货款的便利,攫取或者截留公共财物。具体的手法有,转移收入、销售收入不入账,通常将收取的货款转入个人银行存款账户上;私账公报,例如将个人房屋装修款、购置家电产品等款项计入公款报销;还有的是对外销售材料、物资收取现金后中饱私囊,在期末平账时,以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方式冲减材料物资。2、手段二:骗取。就是与第三方里应外合,编造虚假财务支出。例如向第三方借款,然后用资
-
农村犯罪案件有哪些主要地域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9在农村地区,对于参与团伙犯罪的绝大多数人员来说,获得经济利益是其最重要目的。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少,使得一些好逸恶劳之人采取结伙偷盗、、诈骗、、等手段来获取经济利益,以满足其挥霍享乐的生活需求。以怀集县为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中,共同实施盗窃、抢劫、抢夺的侵财犯罪占绝对多数,犯罪成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基本职业技能,而且近几年有犯罪低龄化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条【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