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避免徇私舞弊行为导致不移交刑事案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23 08:50:06 471 人看过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对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犯罪行为涉及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情节严重、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犯罪行为涉及行政执法人员,这些人员具有特殊身份。

2.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对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

3.情节严重,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2.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首先,行为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其次,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最后,行为人必须将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 行政执法人员具有特殊身份,利用职权或职务便利不移交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2. 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3. 表现为对依法应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4. 主观方面为故意。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6日 02: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刑事案件的徇私舞弊现象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触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如果犯罪分子的行为给公私财产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处罚犯徇私舞弊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是行政执法人员。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四百零四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1
    410人看过
  • 放纵走私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1、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明知走私行为构成犯罪,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移交,而是枉法处理,以罚代刑,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实质上也是一种“徇私舞弊放纵走私”的犯罪行为。但其与本罪的“放纵走私”又有一定的不同。2、本罪的“放纵”行为是对走私行为不作任何处理,而后罪的“放纵”行为,则可能是行政执法人对走私行为的降格处理,以行政处罚代替追究刑事责任等,从社会危害性上讲,比本罪的“放纵”行为要轻一些。因而在实践中,应当按照刑法第402条规定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来定罪处罚。一、渎职罪包括了哪些种类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及《刑法修正案(四)》共规定有35个罪名。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渎职罪分为以下三类犯罪:(一)滥用职权型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
    2023-03-04
    89人看过
  •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符合以下条件会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1、扰乱了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2、实施了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且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为行政执法人员。4、犯罪主体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一、顶罪构成什么罪顶罪构成包庇罪,是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包庇罪是指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包庇其犯罪事实,或者帮助其消灭犯罪,隐匿、毁灭犯罪证据,使其逃避法律制裁,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行为。(一)、包庇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包庇罪的构成要件有:1、客体要件,包庇罪所侵害的客体一般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2、客观要件,包庇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有:实施窝藏或者包庇犯罪人
    2023-03-14
    107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的立案标准详解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法案件不移交的;2、3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3、司法机关发现并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涉嫌盗窃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多少一般盗窃案立案标准是1000元至3000元以上,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4
    383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刑法》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判刑的标准是: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一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第四条的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根据第五条的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二、新刑法接送不合格兵员罪怎么判接送不合格兵员罪,是指征兵工作人员在征兵工作中徇私舞弊,将不符合条件的应征公民接送进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3-04-01
    278人看过
  • 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通风报信会构成什么罪通风报信构成窝藏、包庇罪。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
    2023-04-05
    397人看过
  •  哪些情形可以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针对的是行政执法人员,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客观方面存在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符合以下条件将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1.本罪针对的是特殊主体,即行政执法人员;2.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3.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4.客观方面存在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不将涉嫌违法犯罪的单位或者个人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一种罪名。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工作人员;2. 行为要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不将涉嫌违法犯
    2023-08-20
    199人看过
  • 办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怎么确认立案标准?
    按照土地用途不同使用期限也不相同。国有土地依照不同用途,使用年限分为以下几类: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业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2024-05-10
    76人看过
  • 怎样避免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等,隐瞒、掩饰其犯罪事实的行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徇私舞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徇私舞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04
    56人看过
  • 徇私舞弊减刑罪司法审判实践探讨
    构成徇私舞弊减刑罪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财物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等加重处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减刑罪的犯罪构成1、主体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主观方面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主观心理状态。本罪须出于徇私的动机。3、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4、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行为是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予以确认。徇私舞弊表现为为徇私情,行为人
    2023-07-10
    308人看过
  • 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定义、量刑】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解释】本条是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本条规定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行政处罚权是法律赋予行政执法人员的权力,行政执法人员对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认真执法,任何违背法律,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行为都应当予以惩处。为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国务院于2001年7月9日公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规定将行政执法机关定义为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对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以
    2023-06-11
    344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对象的界定解析
    犯罪对象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因徇私舞弊未移交的刑事案件。《高法》、《高检》的司法解释对本罪定的罪名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实际上,《刑法》第402条并没有说明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刑事案件,而只是指出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实际上,能够追究刑事责任的,只能是犯罪分子,而不能是民事案件。因此,我们认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应当是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的,即使将一个案件的案卷材料和部分犯罪分子移送司法机关,但不移交其他涉嫌对象,情节严重的,仍构成本罪。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审理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8-07
    355人看过
  • 徇私舞弊有哪些行为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税务人员的从业准则有严格的规定。《税收征收管理法》第9条第2款规定“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税款”。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情节严重,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重大损失有额度上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标准,给国家税收造成重大损失是指:(一)徇私情、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当征收的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免征,或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其他恶劣情节”是指造成恶劣的社会、政治影响,严重扰乱税收征管秩序,引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对多个纳税人或者纳税单位不征、少征应征税款;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等。该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侵犯的
    2023-05-05
    355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刑法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行政执法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我国刑法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构成要件?我国刑法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牟利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5
    38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检疫行为徇私舞弊的刑事案件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1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行政执法机关担负着执行法律、法规,管理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职责,享有法律授予的行政处罚权、行政裁决权。如公安、工商、税务、海关、劳动、交通、环境保护、卫生、检疫、质量监督、计量等等部门。这些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人员,是否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直接关系到行政机关的形象,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若行政执法人员违背职责,徇私舞弊,枉法行政,对依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及司法解释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30
      第四百零二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询问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
    • 徇私舞弊罪不移交案件怎么处理?
      江西在线咨询 2021-07-23
      徇私舞弊不移交指的就是本来是承担着维护国家,社会平安的行政机关的行政人员对于自己所应该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来将犯了法的人移交给司法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二条的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 相关律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1
      行政执法人员因欺诈行为,必须依法交给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30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