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是离婚诉讼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或者是与他们有其他关系,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
一、回避的人可以作证吗?
被回避的人不可以作证,一般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需要回避。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二、专家鉴定组成员在哪些情形下应当回避
司法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司法鉴定公正的。
三、刑事诉讼中哪些人需要回避
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回避: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回避,刑事案件申请回避的条件是什么?
366人看过
-
一审民事案件诉讼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回避
89人看过
-
申请回避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回避?
341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可以办理离婚手续哪些情况可以办理离婚
392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法院不得不回避?
181人看过
-
离婚后彩礼是否可以追回哪些情况下不可以
66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回避申请书上哪些情况下可以要求回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
民事案件审判员回避的规定是哪些?哪些情况下要回避?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9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
-
刑事案件人民警察回避,哪些情况下警察要回避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1、其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被侵害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2、与此同时,草案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勘验、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公安机关开具的勘验、检查证明文件。 3、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性人民警察进行。 与现行治安管理
-
民事案件中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官回避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4一、民事案件中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按《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
-
可以申请哪些人回避?哪些情况需要回避?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2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不仅限于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如果本案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法律规定的必须回避的情况,当事人也可要求他们回避。对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规定执行。 当上述可适用回避的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或者与诉讼代理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时,必须回避。另外,如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