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狱的人在以前身份证的有效期内,是可以继续使用的,超过有效期需要续期补办。
身份证补办程序:
1、申领人带本人居民户口簿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
2、经工作人员审核无误后,采集人像信息。
3、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导登记表》。
4、缴纳证件工本费。
5、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导登记表》之日起60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注意事项:
公民在申请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以申请领取临时身份证。
二、人在坐牢期间身份证能用吗?
人在坐牢期间身份证不能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第十条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以及被羁押的人,尚未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在服刑、劳动教养和羁押期间,不发给居民身份证;已领取居民身份证的,由执行机关按照规定收缴其居民身份证,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后,由本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或者将原居民身份证发还本人。
二、判处拘役有没有案底?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是会留案底的。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都是监禁刑罚,而罚款、剥夺整治权利等属于非监禁刑,是刑罚的两大类。拘役就是刑期比较短而已,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6个月以上15年以下的是有期徒刑了。拘役四个月和有期徒刑六个月性质一样的,只是刑期长短不一,导致叫法不一。
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三节 拘役 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
拘役出来身份证冻结了怎么解
404人看过
-
曾经被判拘役办身份证时能查到吗?
338人看过
-
一般来说拘役身份证显示么
261人看过
-
被判处拘役后用身份证上网可以吗?
467人看过
-
拘役后身份证能不能买车?
355人看过
-
被判拘役后花钱能出来吗
172人看过
-
用假身份证法院能判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1不能。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话涉及刑事犯罪。《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行政拘留国有企业用身份证能查出来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14是一种,《》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对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行政诉讼。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被法院判处了拘役,判处拘役后怎么弄出来宁夏在线咨询 2023-04-03《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是刑罚的一种。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
-
法院判拘役能出来吗,有没有相关的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2关于法院判拘役能出来吗的问题,请参考以下内容: 《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是刑罚的一种。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
-
判拘役缓刑身份证上有显示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24行为人被判缓、刑拘役之后,在身份证上没有显示,可以到专门的系统里进行查询,判缓刑之后有一定的缓刑考验期,在此期间不会影响行为人进行民事活动,但是要离开居住地,需要得到执行机构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