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合伙纠纷的处理方法,一般如下: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但是适用范围不同。如因纠纷引发治安纠纷,也可报警处理。经济纠纷作为平等民事主体,适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解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仲裁实行自愿原则,只有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才能申请仲裁。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人民法院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才能行使管辖权。
个体户合伙纠纷可以查账吗
可以要求查账。
处理合伙协议纠纷的几个基本原则
1、掌握合伙的最本质特征。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并要求合伙人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这就是说,做为合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盈亏与共。
2、合伙协议不允许约定一部分人只享受利益,不承担风险。合伙企业的利润和亏损,由全体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合伙协议末约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担。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3、合伙人退伙,必须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如果不经同意,因退伙给合伙人造成损失的要赔偿。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
4、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的外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合伙对外有债务时,以合伙财产承担,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全体合伙人以自己个人财产承担责任。
5、合伙投入合伙的财产和合伙积累的财产归全体合伙人共有,共同管理,共同经营。
6、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怎样调解个人合伙纠纷
459人看过
-
如何解决合伙人间债务承担的纠纷
244人看过
-
工程款合伙人纠纷怎么解决,工程款合伙人纠纷的处理
115人看过
-
如何正确解决合伙人退伙的纠纷
208人看过
-
合伙合同纠纷期间有哪些赔偿,怎么解决纠纷?
135人看过
-
一般合伙合同纠纷怎么调解,合伙协议纠纷怎么解决
375人看过
合伙人是指投资组成合伙企业,参与合伙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是合伙企业的主体。 合伙人被依法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 更多>
-
合伙人之间解决经济纠纷可不可以打官司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8如果能够自行协商解决,肯定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打官司。当然,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原告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
-
合伙人与合伙债务纠纷怎么解决?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14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额,对外应当负连带责任;对内则应按照协议约定的债务承担比
-
个人合伙纠纷挂靠企业之间的纠纷诉讼多久判决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1两个月以内,具体时间要看法院开庭到做出判决的时间。刑事案件从开庭到做出判决的期限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规定,只要在审限内审结就是符合程序的,刑事案件二审的审限是二个月,经批准还可以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
个人合伙纠纷的解决途径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11、在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不伤和气省时省力; 2、在法院或仲裁机构的主持下进行调节解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申请仲裁,会消耗一些时间和金钱; 4、诉讼,万般无奈才走的途径,劳民伤财伤和气。
-
法人和公司之间怎样解决欠款纠纷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4公司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是互相独立的民事主体,法定代表人个人对外的欠款,与公司毫无关联。如果债权人起诉,胜诉后,在执行时,可以对被执行人在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中持有的股份凭证(股票),人民法院可以扣押,并强制被执行人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转让,也可以直接采取拍卖、变卖的方式进行处分,或直接将股票抵偿给债权人,用于清偿被执行人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