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不但不不履行抢救伤者的义务,还妄图以逃跑行为来逃避责任,从而导致伤者的死亡,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管过错到底应该如何判断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目前国内刑法学界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由故意构成,不能由过失构成。该观点认为肇事人将他人撞伤后,这一行为导致产生救助被害人的法律责任,因逃跑而不履行此义务便构成了刑法上的不作为,逃跑时置被害人的死活于不顾,使得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死亡,肇事人对死亡结果持放任心态是肯定的,因此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不作为的故意犯罪。
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限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该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如果该情节本身具有故意杀人性质,岂不出现严重的故意犯罪反而成为性质相对很轻的犯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这显然不合理。
还有的观点认为肇事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故意。该观点认为从立法原意来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是以情节加重犯的形式出现的,立法者认为其罪过形式应与前两个罪刑阶段一样,仍属于过失。
而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持两种心态。一种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被害人重伤的情况下,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而逃逸,从而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形属于过失。另一种是行为人明知交通肇事致被害人重伤,但对其死活放任不管甚至希望被害人死亡,从而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出现。此时,行为人主观上的心理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先前的过失转化为间接故意或者直接故意。
因此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中逃逸人对死亡的心理态度可能包括希望和放任的态度,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这并不是说逃逸致人死亡能够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情形,能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情形不能包括在本条文内。正如王作富教授指出,行为人对逃逸结果持放任态度,不一定改变交通肇事罪整体的过失性质,但也不否认这种不作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只是不能据此认定行为人放任被害人死亡的,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在有些情况下即使肇事人对逃逸致人死亡持希望或放任态度,但仅凭此还不足以成立故意杀人罪,还需要有其他原则限制,比如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判断不作为构成犯罪的等值原则以及排他性支配原则等等。这种过分依赖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动机或对结果持放任态度的情况来判定行为的性质的方法并不可靠。有日本学者指出,即使在有杀人故意,但没有成立杀人罪的足够义务的情况下,要以保护责任者遗弃罪从轻处罚。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49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主观方面的原因
430人看过
-
肇事人逃逸的主观成因
310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176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人当场死亡怎么判,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赔偿
260人看过
-
“因逃逸致人死亡”涉及的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是过失
331人看过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
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4-08-2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根据刑法“谦抑原则”及“罪刑法定原则”,在有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将交通肇事人逃逸后因其他外力作用而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情形也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是不符合刑法的本质精神。
-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否是主观故意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2不是主观故意,而是过失犯罪。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丶危险驾驶罪】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危险
-
如何算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有哪些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0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1.行为人肇事后急于逃避责任而逃逸,其既未查看被害人情况,也未作任何处置即逃离,行为人应当承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责任。 2.行为人以为被害人死亡而故意将其放置在容易被其他车辆碾压的位置或者用杂物进行掩盖致使被害人因再次发生交通事故等原因死亡。由于逃逸行为仍是被害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仍然可将此种情况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致人死亡有哪些事实需证明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91、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有如下事实需证明:行为人有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后果。对于第一节事实,判断行为人是否逃逸的标准不以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与事故现场的距离为标准,而应以是否有逃避处罚的主观目的、是否客观离开现场为标准。对于第二节事实,判断是否因逃逸致人死亡,需要证明被害人被撞后是否处于生存状态,死亡结果与交通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害人是否有可能及时送往医院三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效力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由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而应当周密调查,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 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