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刑事强制措施背后的秘密:案底是否依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2 05:20:25 359 人看过

该段内容讲述了刑事强制措施和刑事处罚措施的区别以及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相关内容。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规定,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因此,如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法院尚未作出有罪判决,那么就不存在案底。

刑事强制措施没有记录。刑事强制措施是为了限制人身自由而采取的行为,与刑事处罚措施不同。因此,如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法院尚未作出有罪判决,那么就不存在案底。《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规定: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 疑 问 】 被 采 取 刑 事 强 制 措 施 后 , 如 何 判 断 是 否 存 在 案 底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律师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针对问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案底?”,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侦查阶段,辩护律师可以了解侦查机关对案件的基本了解,包括案件是否已立案、侦查机关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是否限制存款、汇款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侦查机关对案件的处理情况应当依法告知律师,律师也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得干涉侦查机关对案件的处理。

2. 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可以了解检察院对案件的基本了解,包括检察院是否已受理、是否退回侦查机关侦查、是否决定起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情况也应当依法告知律师,律师也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得干涉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

3. 在审判阶段,辩护律师可以了解法院对案件的基本了解,包括法院是否已受理、是否组成合议庭、是否进行开庭审理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对案件的处理情况也应当依法告知律师,律师也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得干涉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4. 案底是指案件调查、起诉、审判等环节中,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等。辩护律师在了解案件过程中,可以通过了解侦查机关、检察院、法院对案件的处理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案底。但需要注意的是,辩护律师不得干涉案件的处理,也不得将案件处理情况泄露给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

综上所述,辩护律师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可以通过了解侦查机关、检察院、法院对案件的处理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案底。但需要注意的是,辩护律师不得干涉案件的处理,也不得将案件处理情况泄露给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律师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针对问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案底?”,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侦查阶段,辩护律师可以了解侦查机关对案件的基本了解,包括案件是否已立案、侦查机关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是否限制存款、汇款等;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可以了解检察院对案件的基本了解,包括检察院是否已受理、是否退回侦查机关侦查、是否决定起诉等;在审判阶段,辩护律师可以了解法院对案件的基本了解,包括法院是否已受理、是否组成合议庭、是否进行开庭审理等。案底是指案件调查、起诉、审判等环节中,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等。辩护律师在了解案件过程中,可以通过了解侦查机关、检察院、法院对案件的处理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案底。但需要注意的是,辩护律师不得干涉案件的处理,也不得将案件处理情况泄露给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七十四条

《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第二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17: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案底相关文章
  • 探究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
    继续盘问不是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程序实施的程序包括:一是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当事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的申辩。二是告知。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必须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救济途径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在采取人身强制措施时,行政机关应当当场告知或事后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和地点,告知和通知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三是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两名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应当出示执
    2023-08-17
    273人看过
  • 强制措施是否会在刑事案件立案后执行?
    刑事案件立案后不会采取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包括逮捕传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和逮捕。因此,并非所有刑事案件都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是指犯罪嫌疑人经侦查后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从侦查到发现、鉴定犯罪嫌疑人都有一定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刑事案件立案后多久能做强制措施采取强制措施时间不一定。立案是程序是侦查活动的开始,强制措施是指通过侦查后依法对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从侦查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过程。但是对于现行犯和重大嫌疑犯罪分子可以先行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
    2023-07-01
    361人看过
  • 刑事案件强制措施期限,刑事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
    刑事案件强制措施期限是不同的,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传唤拘传另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刑事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在于适用目的、适用对象以及适用的法律。一、刑事案件强制措施期限刑事案件强制措施期限有以下规定: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刑诉第58条自取保候审后的次日起刑事案件强制措施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的期限刑诉第58条自监视居住后的次日起刑事案件强制措施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3.对犯罪嫌疑人传唤期限刑诉第92条自传唤后次时刑事案件强制措施期限起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4.对犯罪嫌疑人拘传的期限刑诉第92条自拘传后次时起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5.对被拘留的人讯问的期限是自拘留后次时起24小时以内。二、刑事强制措施与刑法的区别强制措施和刑罚区别:1.适用的目的不同。适用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
    2023-06-05
    252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是什么,刑事强制措施的期限是多少?
    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很显然,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刑事司法机关必须享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但是,由于刑事强制措施关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所以它又是一柄“双刃剑”,正确实施,就能准确、及时地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而错误实施,则会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因此,各国对刑事强制措施的采用均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和程序。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这五种措施是依照强制力度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序的。二、刑事强制措施的期限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刑诉第58条自取保候审后的次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的期限刑诉第58条自监视居住后的次日起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3、对犯罪嫌疑人传唤期限刑诉第92
    2023-06-14
    111人看过
  • 37天后仍未归案,刑事拘留背后的秘密
    拘留37天后没放人,说明案件比较复杂,并且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因盗窃刑事拘留意味着什么因盗窃刑事拘留意味着涉嫌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
    2023-07-05
    216人看过
  • 行政强制措施是否从旧兼从轻
    一、行政强制措施是否从旧兼从轻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受到从旧兼从轻原则的约束,行政强制措施与刑事处罚都是针对具有违法性的行为而设置的,行政强制措施所针对的违法情形的危险程度较于刑事犯罪更加低,等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受到从旧兼从轻原则的约束。在确定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性质以及因此给予相应的惩处时,同样应受到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限制。对此在理论上的理由和该原则在刑法适用上的理由是一致的,即对行为进行评价和惩处的法律修改了,就应当以修改后的法律对行为进行评价或惩处,除非这种评价或惩处增加了行政相对人的责任。二、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行政强制措施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或形态:1、执行性强制措施执行性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针对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义务的相对人,为促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又可以称为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甚至直接称为行政强制执行。2、即时性强制措施即时性
    2023-06-01
    139人看过
  • 刑事立案后多久采取强制措施,一般强制措施是多长时间
    刑事立案后,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是在15个工作日左右。一般强制措施是不可以超过三十天的,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至三十天。一、刑事立案后多久采取强制措施刑事立案后,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不一定,一般在十五天左右。刑事立案后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应当根据犯罪事实进行认定,一般在十五天左右。立案是程序是侦查活动的开始,强制措施是指通过侦查后依法对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从侦查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过程。只要嫌疑人构成犯罪,随时都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代理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
    2023-06-05
    309人看过
  • 已羁押人员是否需要强制措施依据,强制措施的特点
    一、已羁押人员是否需要强制措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侦查机关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对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二、强制措施的特点1、有权适用强制措施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否则即构成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侵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2、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不得采用强制措施。3、强制措施的内容是限制或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不是对物的强
    2024-01-29
    435人看过
  • 刑事案件无强制措施可否直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可不可以直诉,与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无关的,如果是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一、商业行贿案件是公诉案件吗商业行贿案件是公诉案件。自诉案件以外的案件都属于公诉案件,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商业行贿案件不属于其中,所以是公诉案件。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自诉的规定有哪些?刑事诉讼法关于自诉的规定有: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
    2023-03-15
    279人看过
  • 探究暴力催收背后的秘密:如何应对这一难题
    暴力催收一般是指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催收,比如恐吓、骚扰、威胁、辱骂、诱导等方式。暴力催收就是放款机构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来向欠款人追讨债务。目前,八种不良催收行为都属于暴力催收,分别是:1、在上午8:00至下午9:00以外的时间进行催收属于暴力催收;2、同一天打电话、发短信超过3次。网贷平台用“呼死你”对借款人以及借款人的家人进行电话轰炸,使其不得安宁,属于暴力催收;3、骚扰家人、朋友。网贷平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借款人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住址,然后进行电话骚扰,短信骚扰,上门骚扰等,都属于暴力催收;4、用邮寄明信片等方式催债。网贷平台将借款人的欠款情况写在明信片上,然后邮寄到借款人的工作单位、所住小区等,让他人知道欠款的事情,属于暴力催收;5、恐吓或威胁。网贷平台安排工作人员在欠款人的家里堵门、泼墨汁、刷大字、静坐等,属于暴力催收;6、公开侮辱。如果网贷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公开侮辱借款人,并
    2023-07-15
    149人看过
  •  是否受到刑事强制措施的影响?
    该段内容介绍了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及其定义。刑事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其中,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是常见的刑事强制措施。询问不是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主要包括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 询问是否为拘传、拘留、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因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采取了这些措施,那么他或她有权利向公安机关提出是否为这些措施的书面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
    2023-08-30
    403人看过
  • 淫乱证据:探寻嫖娼背后的秘密
    1、犯罪嫌疑人的申述。在她的陈述中,指认你为嫖客,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同时,你和她之间有金钱交易关系。2、民警的抓获记录。由目睹现场情节的民警自书或口述的证词。此外,其他证据诸如遗留现场的物证,都是证明卖淫嫖娼案件的证据嫖娼是违法的行为,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嫖娼是犯罪吗嫖娼是否属于犯罪,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嫖娼属于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严厉禁止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娼,违者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以下的特殊情况下,嫖娼属于犯罪行为:1.嫖宿不满十四岁幼女的,以强奸罪论处。2.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五千元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023-07-11
    117人看过
  • 采取强制措施后以前的强制措施是否自动解除
    采取强制措施后“自动解除”以前的强制措施。强制措施一般是撤销或者变更,不用“自动解除”这一说法。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采取强制措施后以前的强制措施是否自动解除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第九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
    2022-07-11
    489人看过
  • 刑事强制措施是否必须适用
    刑事强制措施不是必须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要根据犯罪情节来具体判断,是否使用刑事强制措施以及具体适用哪一种。一、简述刑罚,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区别刑事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第一、法律性质不同。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中保证诉讼顺利进行的临时性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属于程序保全性的预防性措施。而管制、拘役、徒刑等刑罚是对行为人的行为在刑法评价的一种结果,以法律性质上讲,属于实体性强制,具有惩罚性。第二、适用的目的不同。强制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刑罚则是为了惩罚、教育和改造罪犯,同时,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不致以身试法。第三、适用对象不同。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现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等。刑罚的适用对象是经过审判机关依法审判所确定的犯罪分子。第四、适用
    2023-02-26
    1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案底
    词条

    案底即前科,是指某人过去有被刑罚处罚的记录,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撤除,否则就是违规违法。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情形下,可以封存犯罪记录。对于撤案,应当由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进行。... 更多>

    #案底
    相关咨询
    • 刑事强制措施有没有案底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6
      刑事拘役有案底,拘役是法院对刑事犯罪行为依法判处的一种刑罚,是我国刑法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来判决,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短时间剥夺其人身自由,强制要求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拘役有刑事记录,且该刑事犯罪记录会被记入被判处拘役的公民的个人档案中,被载入档案的犯罪记录一般在公安机关所保存,终身都不能取消。 《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
    • 行政强制措施是否有案底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29
      行政强制措施不会有案底,因为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依其职权采取强制手段限制特定的相对人行使某项权利或强制履行某项义务的处置行为,并不会像刑事处罚一样给当事人留下案底。
    • 刑事强制措施案底怎么处理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19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如果最终经过侦查被认定不构成犯罪的,则不会留下案底;反之如果最终被认定构成犯罪的,则会留下案底。所谓案底也就是犯罪记录,所以只有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才会留下案底。 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
    • 中国刑事强制措施:的案底有效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16
      刑事强制措施没有案件记录。刑事强制措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不是刑事处罚措施。因此,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法院没有判有罪,没有犯罪记录。《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规定,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号、判决日期、罪名、刑罚和刑罚执行情况。
    • 刑事强制措施是否留有案底,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4
      刑事强制措施是没有案底的,只有受到刑事处罚的才会留有案底。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