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时伪造公章一般不算诈骗罪,伪造公章的合同属于民事欺诈行为,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假公章签订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涉嫌合同诈骗罪。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单位构成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一、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1、侵害的法益不同。
诈骗罪是财产类犯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刑法侧重保护的是个人法益。合同诈骗罪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刑法保护的除了个人法益还包括社会法益。
2、具体行为模式不同。
诈骗罪的行为模式是行为人通过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维持或强化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作出处分财物,行为人因此取得财物而对方因此遭受财产损失。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模式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了对方数额较大的财物。
3、主观故意的产生时间不同。
诈骗罪的行为人在行为的开始便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故意既可以在签合同时也可以在履行合同中产生。
-
私刻公章伪造合同诈骗
69人看过
-
涉嫌合同诈骗罪的事件:伪造公章签订合同
123人看过
-
如何处理伪造公章、签订合同诈骗钱财
270人看过
-
伪造租房合同开票算诈骗罪吗
344人看过
-
伪造公司印章进行诈骗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256人看过
-
合同诈骗与伪造印章罪的区别
29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公章买伪造的合同能算诈骗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06使用假公章的行为并不必然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按照合同履行了合同义务,并且没有骗取对方财物,则不构成诈骗;反之,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对方财产,则其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七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
伪造公章合同真的会有诈骗罪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8伪造公章的合同是诈骗。利用假公章签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
伪造租房合同开票算诈骗罪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5伪造合同开票是违法的,但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伪造合同的用途涉嫌到了诈骗,且达到巨大数额,属于犯罪。如果伪造的合同的用途仅仅是一些不涉及金钱,也不涉及具有危害他人或者社会的用途,就只停留在违法的层面上,不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
-
伪造公章签订合同诈骗钱财40万判多少年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0诈骗40万元,已经涉嫌诈骗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
利用伪造公章签订合同是否属于诈骗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09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却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以及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这些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其中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