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及解释:本业务仅适用于在本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东莞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办理了住房贷款业务的借款人及其配偶;在本市建设银行办理了普通商业住房贷款业务的借款人及其配偶。贷款银行为建设银行的公积金委托提取业务以下简称“同行委托提取业务”;贷款银行为除建设银行以外其他银行的公积金委托提取业务以下简称“跨行委托提取业务”。所需资料:
一、申请委托:
1、《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或《住房公积金组合借款合同原件;
2、个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如申请人为借款人配偶则需出示双方有效身份证原件);
3、结婚证原件或证明夫妻关系的户口本原件(如申请人为借款人配偶则需出示此项);
4、申请同行委托提取业务的可出示住房公积金存折或公积金龙卡;申请跨行委托提取业务的必须出示住房公积金龙卡(需先到单位开户行办理);
5、还款存折或还款对账清单(清单需盖经办银行业务公章);
6、《住房公积金委托提取还贷协议书一式两联(可在公积金中心窗口领取)。
二、取消委托:
1、个人有效身份证原件;
2、结婚证原件或证明夫妻关系的户口本原件(如申请人为借款人配偶则需出示此项);
3、住房公积金存折或公积金龙卡;
4、此前申请委托时签订的《住房公积金委托提取还贷协议书第二联。
三、修改委托内容:
1、个人有效身份证原件;
2、结婚证原件或证明夫妻关系的户口本原件(如申请人为借款人配偶则需出示此项);
3、申请同行委托提取业务的可出示住房公积金存折或公积金龙卡;申请跨行委托提取业务的必须出示住房公积金龙卡;
4、此前申请委托时签订的《住房公积金委托提取还贷协议书第二联;
5、关于修改委托内容的相关证明(如身份证变更证明、更改还款账号凭证、法院判决书等)。说明:
1、凡申请跨行委托提取业务的借款人及配偶,必须先到单位开户的建设银行网点办理公积金龙卡并与公积金账户关联(激活)后,方可办理此业务;申请同行委托提取业务的无需此项。
2、申请、取消或修改委托提取业务都必须本人到住房公积金中心或办事处窗口提出申请并办理手续,不可委托他人代办。
3、委托提取业务是公积金中心提供的一项便民服务,本业务不影响借款人履行正常的还贷义务。在委托提取期间,公积金中心窗口不再受理归还该笔住房贷款提取的申请,直至取消委托提取满6个月后恢复。
4、委托提取业务在每月第三个星期天从委托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中提取审批资金,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划转至指定贷款还款账户。
5、委托提取业务的手续费收费标准:同行委托提取业务属于同城行内转账,不收手续费。跨行委托提取业务属于同城跨行转账,每笔转账会收取贰元的跨行汇款手续费。
-
职工委托按月划转住房公积金规定
351人看过
-
济南住房公积金按月提取委托办理怎么办
109人看过
-
住房公积金贷款偿还委托按月提取有哪些内容
326人看过
-
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按月扣划还贷业务如何操作
161人看过
-
建设银行公积金提取可以取多少
96人看过
-
深圳5项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即将上线
226人看过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储金,是用于住房的一种资金。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福利性和返还性的特点。... 更多>
-
住房公积金还贷提取按月转账业务流程是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3-04-06该条例第25条规定,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职工应当持提取证明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提取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支付手续。
-
东莞市建设银行公积金怎么提取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11成都住房公积金如何办理类型的提取均需我经中心或三个办事处审核后才可到建设银行办理提取手续,办理程序如下:1、到建设银行住房公积金业务经办网点领取并填写《东莞市住房公积金支取申请书》;2、提交相关证件,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办事处审核盖章。3、持经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办事处审核盖章的《东莞市住房公积金支取申请书》、住房公积金专用存折和有效身份证等到建设银行住房公积金业务经办网点办理提取。(二)委托银
-
-
建设银行南岗支行能办理公积金取现业务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0垃圾银行,人多得不得了。排队需要三个多小时。里面的大堂经理态度极差,像被人Lj过一样。很差劲的一个银行。有钱千万别存在建行。
-
亲,我想建设银行住房公积金的详情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4根据相关法律,关于建设银行住房公积金如下在公积金管理中心或是联名卡开户行。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24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偿还购建自住住房贷款本息的; 3、租赁自住住房,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一定比例的; 4、离休、退休的; 5、出境定居的; 6、职工死亡、被宣告死亡的; 7、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