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事人变更抚养权,应该如何申请
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二、应该如何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有两种形式:协议变更与诉讼变更。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无法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三、离婚后应该如何办理孩子抚养权变更
离婚后办理孩子抚养权变更有两种形式:协议变更与诉讼变更。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无法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
当事人应该如何变更合同
369人看过
-
应该如何收集变更抚养权的证据
453人看过
-
抚养权如何变更需要去哪里申请
421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后,抚养费该如何确定
192人看过
-
离婚后应该向哪个部门申请变更抚养权
490人看过
-
申请变更抚养权陈述该怎样说?
301人看过
-
如何更改和变更当事人的抚养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02孩子抚养权的变更如下: 1、双方可以先协商,协商一致签订孩子抚养权的协议。 2、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一方可以携带身份证、证据等材料,向被监护人所在地法院起诉。 (2)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将予以立案。 (3)法院开庭审理; (4)法院作出判决。
-
抚养权应该从什么时候申请变更抚养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31抚养权多久都可以申请更改,因为我国并不限制抚养权的变更时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异后,男女双方就子女抚养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抚养权,协商不成,一方请求变更抚养权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判决变更。
-
变更抚养权变更应该怎么办?申请哪一项?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3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
专利申请应该要如何变更权利人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4一般而言发生权利变更情况的,只能办理专利登记簿副本。也就是说专利权转让以后,专利局不再发新证书,要证明是权利所有人,需要专利局出具专利登记簿副本,这是有效的法律文件,其实与专利证书没有什么区别。 1、我国个人或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向外国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家专利管理机关批准; 2、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人要与受让人共同签署一份书面的、符合专利法及有关法律的"转让
-
当事人合同应该如何变更?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7有以下情形出现时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