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国妨害安全驾驶罪是怎样的意思?
妨害安全驾驶罪是属于选择性的罪名,以暴力手段妨害、干扰正常驾驶的行为,做出妨害驾驶的行为后,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妨害驾驶罪处罚,构成严重后果的,按交通肇事罪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妨害安全驾驶罪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期限
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间是有一定的期限和严格的规定的。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经过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在鉴定结果确定后,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10日,造成人员受伤的,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因伤致残的,从定残之日起开始;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4、当事人预期不申请调解的,调解生效不予执行的,或解调达不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我国的妨害安全驾驶罪是交通安全的罪名之一,尤其在公交车或客车驾驶过程中,乘客不得妨害驾驶员安全驾驶,如果对驾驶员造成干扰,不仅对个人的生命构成危险,对车中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也构成威胁,一旦发生严重后果,公安机关有权对妨害安全驾驶的责任人进行拘役。
-
危险驾驶罪与妨害安全驾驶罪
472人看过
-
病驾属于妨害安全驾驶罪吗
83人看过
-
涉嫌妨害安全驾驶会怎样惩处
271人看过
-
行为人妨害安全驾驶罪怎么判?
493人看过
-
规定上有妨害安全驾驶罪吗
402人看过
-
妨害出租车安全驾驶罪的定义是什么?
135人看过
-
金华妨害安全驾驶罪在哪犯江苏在线咨询 2023-05-30本罪在主观方面系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干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或者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会危及公共安全的仍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2018浙江妨害安全驾驶罪的标准是怎样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05妨害安全驾驶罪量刑标准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
-
怎样处罚? 妨害安全驾驶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1妨害安全驾驶罪,是2021年3月1日起我国刑法中新增罪名。 刑法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武汉妨害安全驾驶罪的罪名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03本罪第一款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岁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要是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等人员;本罪第二款是特殊主体,即是正在驾驶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
-
妨害安全驾驶罪范围2017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27妨害安全驾驶罪是指: 1、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 2、以及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