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数额主要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受害者的伤残等级;
2、受害者的年龄;
3、肇事者的过错程度;
4、肇事者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5、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一、离婚过错方怎么办需要什么证据
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一)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因收集对方有重婚行为证据的花费、起诉费、律师费等等直接的物质损害。
(二)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依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害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二、出轨离婚的赔偿
(一)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二)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依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害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实践中通常跟据过错方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程度,过错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综合判断。
三、无过错方是否可以请求出轨者支付精神赔偿金
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一)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因收集对方有重婚行为证据的花费、起诉费、律师费等等直接的物质损害。
(二)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依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害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的情形,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怎么确定
170人看过
-
2023精神赔偿是否纳入交通事故
351人看过
-
精神赔偿与交通事故骨折
295人看过
-
婚外情的精神赔偿金额是多少
196人看过
-
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标准精神损害多少钱
453人看过
-
精神赔偿规定,交通肇事精神赔偿现状?
387人看过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标准: 1、交通事故受到精神伤害的,精神赔偿的金额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不超过十万元。但情况复杂,导致残疾、智力丧失等损害严重后果的,会在十五万左右浮动。具体的数额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 2、如果法院... 更多>
-
交通精神赔偿最高限额是多少,请求交通精神赔偿的范围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6一、交通精神赔偿最高限额是多少在贫困地区支付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就可以弥补受害人的精神创伤,也对加害人起了惩罚和教育作用;而到了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却必须支付数倍或十多倍的金额,才能起到上述的作用。因此,受诉法院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亦应作一因素予以考虑。法院在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都主张赔偿数额不宜过高。因此在受诉法院地对精神损害赔偿有最高赔偿限额的情况下,比如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的标准是多少?确定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数额如何确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7交通事故精神赔偿的标准是多少呢?交通事故的精神赔偿标准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法官一般会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判决。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考虑因素: 1、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侵害人的过错程度是指侵害人进行侵权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在故意的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对于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一般要比过失情况下大得多。 2、侵害人的获利情况。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受害人的一种精神抚慰以及精神损失的补偿,同时也是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包括哪些精神赔偿额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17决定交通事故精神赔偿的因素一般包括: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二、侵权手段; 3、后果; 四、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生活水平。
-
交通事故赔多少金额精神损失,赔对方的精神损失费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4交通事故精神赔偿,具体的标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车祸后赔对方的精神损失费,保险公司一般不
-
2022年交通精神赔偿最高限额是怎样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0交通精神赔偿最高限额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数额主要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受害者的伤残等级; 2、受害者的年龄; 3、肇事者的过错程度; 4、肇事者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5、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