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反倾销诉讼数量增加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反倾销诉讼越来越多,已成为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非关税壁垒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遭遇500多起反倾销案件,并已连续7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反倾销目标国。中国的反倾销案件给中国出口造成了巨大损失。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严重缩水,有的甚至被迫退出市场,这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构成巨大障碍。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短期内,由于价格上涨,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将增加。这样,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价格将上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下降,这无疑对我国弱质农业不利;;目前,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商品中,初级农产品占80%,传统农产品和大宗农副产品占40%以上,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在出口农产品中,初级加工产品占80%,而深加工产品仅占20%,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产品加工的技术和设备问题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成本,而且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4.2006年5月29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在一些国家面临新的贸易壁垒
,日本实施了食品中农药的“肯定清单制度”。2006年,日本厚生省发现1440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进口产品最终被废弃或退回,同比增长82%。2006年6月至12月,日本厚生省对中国43种食品进行了监督检查,包括违反日本“肯定清单制度”的监督检查项目,涉及12种农产品和15种农药残留标准
从出口增长率来看,在实施“积极清单制度”的初期,由于进出口商对日本检验检疫形势的担忧,他们大多持观望态度,不敢盲目送货购货,中国出口企业减少,贸易额大幅下降。“肯定清单制度”实施以来,针对日本的监督检查和指挥检查项目,我国花生出口企业加大了设备采购、自检和普查的投入,检查成本翻了一番。由于成本上升,出口利润下降,国内出口企业和农民利益受损
5.中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薄弱
-
近几年纺织品国际贸易形势浅析
442人看过
-
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407人看过
-
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参考资料的研究分析
182人看过
-
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促进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138人看过
-
国际贸易诈骗分析
486人看过
-
建设东盟国际农产品物流贸易中心解析
478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我国对外贸易管制主要包括哪几类?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09我国的对外贸易管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对贸易外汇的管制。贸易外汇收支是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最主要项目,因此对贸易外汇的管制就成为各国外汇管制的重点。 (2)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非贸易外汇收支的范围比较广泛,除贸易外汇和输出入国境的国际资本以外的一切外汇收入均属于非贸易外汇收支。其主要包括运输费、保险费、港口使用费、邮电费、佣金、利润、股息、利息、专利费、稿费、旅游费等。 (3)对资本输出入
-
国际贸易融资按照贸易结算方式分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61.一般性贸易融资。它是指资金来自商业银行。通常情况下,这种融资多与国际结算紧密结合。贷款期限有短期、中期、长期三种率采用市场上固定或浮动利率。 2.政策性贸易融资。它足指由各国官方或半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利用政府预算资金向另一国银行、进口商、政府提供的贷款,或半官方出口信贷机构提供的信贷担保,由商业银行利用其自有资金向另一国银行、进口商、政府提供的贷款。该贷款通常被限定用于购买贷款国的资本货物,以促
-
农产品贸易纠纷起诉律师需要多少钱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10找律师一般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还有就是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来进行收费的,请律师涉及到的费用有常规收费、包干收费和风险收费。律师收费也就有一审收费、二审收费、执行程序收费三个阶段。 风险收费是指在执行到判决、调解、和解的款项之前,只收取较少的费用,待胜诉或执行到款项后再收取较高的费用。收费标准为前期费用大约为2000-10000,胜诉后为胜诉或执行到金额的10-30%。
-
我国分家析产的基本步骤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51、写分家协议书; 写一份分家析产协议书,或到房管部门要一份,说明家庭成员经协商同意把全家的房屋所有权析产到家庭成员小q的名下,签字捺印; 2、居委会核实; 向房屋所在地居委会申请出具证明,居委会通过调查问询,证明此事属实,在分家协议书上盖章,证明协议内容属实; 3、房产测绘; 所有家庭成员带着身份证明、分家协议书、居委会证明、房权证、确权审批表、到房管部门测绘公司申请测绘,出具测绘图; 4、房产
-
在我国生产伪劣产品会被判几年?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18一、什么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查处额在15万元以上的行为。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和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犯罪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