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内公开的一般采取召开会议、制发文件、编发简报、在局域网发布等方式。应当公开的内容有七项:
1、学习贯彻党中央和上级组织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情况;
2、任期工作目标、阶段性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及落实情况;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内学习教育、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执行制度等情况;
4、换届选举、党组织设立、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召开组织生活会、保障党员权利、党费收缴使用管理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等情况;
5、防止和纠正四风现象,联系服务党员和群众情况;
6、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党员作出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情况;
7、其他应当公开的党务。
党内公开的基本方式
党的组织应当根据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公开方式。
在党内公开的,一般采取召开会议、制发文件、编发简报、在局域网发布等方式。向社会公开的,一般采取发布公报、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采访,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公开栏发布等方式,优先使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等党的媒体进行发布。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八条对党组织的问责,根据危害程度以及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检查。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二)通报。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三)改组。对失职失责,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应当予以改组。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根据危害程度以及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通报。进行严肃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切实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二)诫勉。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对失职失责、危害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措施。(四)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危害严重,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
-
党内公开的一般采取什么方式
254人看过
-
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需要公开哪些内容
350人看过
-
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采用。
52人看过
-
拆迁补偿一般采用哪些方式?
234人看过
-
质权合同一般采取哪种形式
92人看过
-
党务公开采用何种方法?
171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一般用工 形式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7从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来分,有固定期限用工、无固定期限用工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3种方式。 固定期限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有合同的终止时间。 无固定期限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有合同无确定的终止时间。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的期限。 从聘用劳动者的身份来分,有固定用工、临时
-
哪些情形可以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3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本法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1)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2)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
-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企业可采用哪些情形的采取方式采取哪些措施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0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可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一)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项目,且符合条件的企业仅有1家;(二)采用招标和竞争性谈判采购的,在招标文件规定的送达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有效投标或参与竞争性谈判的企业仅有1家;(三)需要由项目原实施企业或供货企业继续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否则影响功能配套要求的,或增供货物金额较小、不超过原合同金额10%(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四)涉
-
一般对于行政复议采用哪些形式进行审查?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7这是行政复议采用什么形式审查的回答,请参考。 第二十二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1.权限审查2.事实审查3.法律适用审查4.程序审查
-
集体协商一般采用什么形式?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11集体协商一般采用会议协商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双方认可的其他形式。一方要求采用会议协商形式的,应当采用会议协商形式。集体协商采用会议协商形式的,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或者共同主持。集体协商会议记录应当由全体与会协商代表签字确认。集体协商采用书面形式的,所提交的书面意见应当经全体协商代表签字确认。企业应当为协商会议提供会议场地等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