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的判定标准:一般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处罚。
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是指伪造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批准文件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如何处罚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的行为
406人看过
-
转让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区别
323人看过
-
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的刑罚规定及其相关法律依据
220人看过
-
达到什么标准变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才能立案?
193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量刑怎么进行规定的
140人看过
-
金融机构批准文件变造罪刑罚是否较轻?
31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2022年伪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既遂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4只要实施了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立案标准造假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罪如何量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51、只要实施了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如果“情节严重”的,加重处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什么标准下认定变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9变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实施了变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的行为,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 2、此行为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定刑标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8本条第2款实际上规定了两个档次的刑罚。 只要实施了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加重处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刑法中如何规定变造金融机构批准文件罪量刑标准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51.只要实施了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加重处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这里所说的“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况由最高司法机关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