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同居关系需要哪些手续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6 00:10:12 386 人看过

解除同居关系需要的手续:

1、无配偶者之间同居并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双方当事人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即可,无须经任何部门办理手续。

2、有配偶者之间或者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形成同居关系,并要求法院解除的,法院依法不予受理。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作出判决。

一、请问解除同居关系法院会受理吗?

一般来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并不会受理,但如果同居关系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作出解决同居关系的判决。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我们同居的关系受法律保护吗

同居关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同居关系的双方不具有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以夫妻名义向对方主张财产分配权、扶养权和继承权。对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解除同居关系的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只有涉及同居期间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

三、结婚不领证才算不算结婚

非法同居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不具有婚姻关系,男女双方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即可,不需要经任何部门办理手续。但如果当事人因同居期间涉及到的财产分割问题及子女抚养问题产生纠纷的,可以起诉到法院,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0日 04: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解除同居相关文章
  • 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需要办理那些手续
    一、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前的环节。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以前,必须经过特定的环节。其中主要有:(1)用人单位对于因违纪、违法应予开除、除名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必须针对其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经此仍然无效的,才可进行。(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般应向本单位工会征求意见;如果裁员,应当提前30天向本单位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还应当将裁员方案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3)报经主管机关审核或批准。依照法律规定,裁员应当事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二、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和签订协议环节。(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通知对方。在裁员时,这种通知的形式为正式公布裁员方案。(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由合同当事人双方
    2023-02-26
    394人看过
  • 未婚同居关系解除的方式有哪些
    未婚同居一般自行解除关系即可,不可以向法院起诉。同居关系不是受法律保护的关系。但如果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的,双方需要协商解决这些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没有结婚证离婚会怎么判?没有结婚证,因为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所以法院不能判决男女双方离婚,只能让双方当事人解决同居关系。如果当事人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予以受理。二、同居关系解除后房产如何处理?同居关系解除后房产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向法院起诉。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一般按共有财产处理;在同居期间,双方各自继承和受赠的财产,一般按个人财产对待;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
    2023-04-03
    175人看过
  • 男女同居闹分手法院判决解除同居关系
    6月1日,湖南省桂东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解除一起同居案,判决原告何某与被告黄某解除同居关系,并对非婚生子抚养问题促成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2003年7月,年仅18岁的原告何某打工认识大自己10岁的被告黄某,相识两个月后便开始以夫妻的名义过着同居生活。2004年6月30日,生育一非婚生子。原告达到法定婚龄后,双方一直没有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婚姻登记手续,继续过着同居的生活。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双方在同居期间的矛盾不断,经常为琐事发生争吵。5月31日,原告何某一纸诉状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同居关系,并请求处理非婚子的抚养问题。法院受理后,第二天便电话通知原、被告双方来法院调解。在充分了解案情后,主审法官对双方同居的事实给予了批评教育,并做了大量入情入理的调解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法律教育和法律解释工作,双方一致认识到自己同居的错误,并一致同意解除同居关系,对非婚子的抚养上也达成了一致意见。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2023-04-25
    359人看过
  • 解除婚姻关系的手续详解
    解除婚姻关系应该需要的手续分为:1、如果是协议离婚,需要就是否离婚、子女监护权、财产分割等内容达成一致;2、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3、办理离婚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方便的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离婚登记的具体机关。解除婚姻关系的条件具体有哪些1、当事人自愿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依据该法律原则,婚姻关系是依据当事人自愿建立的。而解除婚姻关系也可因当事人自愿而解除。从法律的角度看待当事人基于婚姻自由解除婚姻关系,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也就是说,当事人基于婚姻自由解除夫妻关系,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自愿,即可以无需任何其他理由而解除婚姻关系的。2、夫妻感情破裂且调解和好无效夫妻感情破裂,且经人民法院调解和好无效,人民法院应准许当事人离婚。这是在当事人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
    2023-07-05
    352人看过
  •  父子关系如何解除手续?
    父子之间的联系无法完全割裂。由于血缘关系是形成亲属关系的基础,而非法律,因此法律手段无法完全脱离父子关系的束缚。血缘关系在人出生时就存在,并在人死亡时归于消失。就算父子关系恶化到想要脱离父子关系,也没有其他办法能够割离血脉亲情,即使在父母离婚时,子女只跟父或母其中一方生活,父母子女的关系仍然不会受到影响。父子之间的联系无法完全割裂。由于血缘关系是形成亲属关系的基础,而非法律,因此法律手段无法完全脱离父子关系的束缚。血缘关系在人出生时就存在,并在人死亡是归于消失。就算父子关系恶化到想要脱离父子关系,也没有其他办法能够割离血脉亲情,即使在父母离婚时,子女只跟父或母其中一方生活,父母子女的关系仍然不会受到影响。 父 子 关 系 的 影 响 : 法 律 与 血 缘 的 辩 证 法父子关系在法律上属于亲子关系,双方都肩负于抚养和的义务,即使是名义上脱离,也不能够不承担这种义务。因此,脱离父子关系在
    2023-10-01
    175人看过
  • 解除父子关系法律手续
    自然血亲的父子关系法律上是不能解除的,若是基于收养或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的抚养关系的形成父子关系,可因收养的解除或继父(母)与生母(父)离婚及相互抚养关系的变化而终止。一、继父母子女关系能否解除可以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的情形包括:第一,没有形成长期共同生活和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间仅存在姻亲关系,在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的婚姻关系终止时,继父母子女关系自然解除。第二,已经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在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后,如果继父母不同意继续抚养未成年继子女的,继父母子女的关系解除,该子女由其生父母抚养。第三,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的生母或生父死亡或离婚后。生父母中的另一方将未成年子女领回的,该继子女与继父或继母的关系解除。第四,有长期共同生活或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恶化,双方或继父母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可准许解除。但解除关系后,对年老体弱、生活困难
    2023-03-25
    183人看过
  • 主要因素影响同居关系解除
    解除同居关系主要取决于双方在同居关系中是否有配偶。如果双方除同居外没有法律配偶,可以协商解除同居关系。如果双方都没有配偶,不需要去法院解除同居关系,可以协商解除同居关系。但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是,如果配偶与他人同居,想解除同居关系,可以向法院起诉解除同居关系,不限于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范围。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双方在同居期间的收入和购买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居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产可以按照赠与关系处理;如果同居期间经济混乱,双方对共同购买的财产有争议,首先取决于当事人在同居期间是否同意财产。如果有协议,将按照一般共同关系处理。具体份额可根据双方在取得财产中的作用确定。同居期间涉及的财产,必须明确其使用和性质,保存发票、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保护其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等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
    2023-07-04
    206人看过
  • 劳动关系转移司法解释中需要哪些手续
    一、劳动关系转移司法解释中需要哪些手续?用人单位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60天内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手续的,自缴费次月起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其缴纳年限连续计算;超过60天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的,按初次参保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在原用在用人单位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60天内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手续的,自缴费次月起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其缴纳年限连续计算;超过60天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的,按初次参保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在原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连续计算。在原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余额可继续使用。劳动关系转移手续其可以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调入新的工作单位后,按照新调入单位的参保形式连续参保,享受相应当医疗待遇。二、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023-04-13
    389人看过
  • 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怎么写,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范本
    婚前同居随着生活的变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一部分人试婚走向了婚姻的殿堂,一部分却因为种种原因分道扬镳。在分手时,有的情侣达成一致,决定签订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那么。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怎么写,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范本是什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双方达成合意解除同居关系,则签订的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必须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能存在欺诈、胁迫、威胁等等情况。且必须是结合粗同居关系的同居双方亲自签订。一、什么叫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是指同居的双方就解除同居关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同居关系,确定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的协议书。二、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怎么写?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是对解除同居关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协议书。因此需要包括以上内容,或者部分内容,对未协议的内容,可以去法院起诉(双方都未结婚的同居,解除同居关系的除外)1、解除同居关系的
    2023-04-29
    75人看过
  • 收养关系解除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一、收养关系解除需要满足哪些要求1、民法典规定收养关系解除需要满足被收养人已经成年,但双方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等情况,收养子女必须到民政局进行登记,解除收养关系时也应当进行登记。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二、规定收养人应具备哪些条件1、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2、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5、年满三十周岁。
    2023-04-21
    220人看过
  • 到法院解除同居关系需要什么证件吗
    解除同居关系不需要什么证件,也不需要什么手续,双方自行解除即可。如果同居期间有财产,处理时发生纠纷,或者因同居期间生育的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发生纠纷的可以起诉至法院解决。一、如何解除同居关系的同居关系的解除方式:当同居在一起的双方当事人分开居住时,同居关系即告解除。同居双方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二、事实婚姻可自行解除吗事实婚姻可以自行解除,符合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七条规定第一款第一项规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
    2023-06-21
    363人看过
  • 解除同居关系司法解释怎么解除?
    一、解除同居关系司法解释怎么解除?(1)双方均无配偶之间的同居。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双方无须去法院办理解除同居关系,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即可。但是对于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对解除同居关系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无法达成协议的,起诉到法院,法院是可以审理判决的。单独的请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不会管。(2)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的同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想要解除同居关系的,可以去法院起诉办理解除同居关系,不限于因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范围。(3)双方均有配偶者之间的同居。此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相似,因此也可以到法院起诉解除同居关系并分割财产,判决子女抚养的问题。二、民法典近亲同居是否存在婚姻关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不能结婚的,近亲
    2023-04-13
    468人看过
  • 双方解除同居关系孩子判给谁,解除同居关系后孩子归谁
    一、解除同居关系后孩子归谁,首先要了解同居的分类解除同居关系后孩子归谁,首先要了解同居的分类。同居也分不同的情况,不同情况下,双方解除同居关系孩子判给谁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我们首先来了解三种不同情况的同居分类:1、双方均无配偶者之间的同居;2、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的同居;3、双方均有配偶者之间的同居。二、双方均无配偶之间的同居,双方解除同居关系孩子判给谁双方均无配偶之间的同居,此种情况最为普通。同居期间生的孩子和婚生孩子是一样的。所以,此时解除同居关系,孩子归谁具体看孩子的情况、父母的情况而定。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属于哺乳期内,为保证婴儿的发育成长,一般应随母方生活。2、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会优先考虑条件较好的一方抚养孩子。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主要考虑:经济状况、个人素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等。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随
    2023-03-16
    485人看过
  • 同居财产分割与同居关系解除
    (一)同居关系析产纠纷怎样?如何解除同居关系?1、无配偶者之间同居后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自行解除即可,无须经任何部门办理手续;2、有配偶者之间或者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形成同居关系并要求解除的,由人民法院予以解除;3、同居者在同居期间形成了共同财产,因分割共同财产发生纠纷并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按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做出处理;4、同居者在同居期间生育子女,因子女抚养问题发生纠纷并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按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做出处理;5、无配偶者之间同居并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双方当事人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即可,无须向人民法院起诉;6、因同居关系所产生的财产纠纷和子女抚养等问题,不能达成一致的,可由人民法院审理并判决;7、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等形式确定赔偿金,一方起诉主张另一方支付该赔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二)解除同居关系时财产如何分割?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
    2023-04-25
    327人看过
换一批
#同居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未补办结婚登记的,其同居关系的处理原则如下:(1)经查确属非法同居关系的... 更多>

    #解除同居
    相关咨询
    • 解除同居关系需要办理哪些手续,解除同居关系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16
      解除同居关系不用办理各种手续,也不用去法院,但孩子抚养的问题有争议,可以去法院起诉。男女双方离婚时对孩子的抚养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法院对孩子由谁抚养是根据男女双方的各自的情况来决定的。以下列举几个男女双方想得到孩子应取证的要点,可以根据以下各方面举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女方取证要点:1、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男方未做,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
    • 和对方同居关系解除需要什么手续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29
      同居关系一般不需要解除。但是,除非双方同居构成事实婚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男女在1994年2月1日前符合婚姻实质要求,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 解除同居关系需要到办理吗,解除同居关系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0
      解除同居关系,自己解决,法院不受理,r如果财产分割,子女抚养问题,法院可以解决r《婚姻法》解释二有规定
    • 需要哪些手续才能解除婚姻关系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1
      离婚只有两种途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两人经协商,对解除双方间夫妻关系、小孩抚养及家庭财产分配等问题达成一致,形成书面协议,然后到民政局登记离婚的一种方式,所有走协议离婚,只有单方行为肯定无法达到离婚效果;诉讼离婚则只要无法协议离婚又想离婚的另一种离婚途径。因此,如果无法达成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又坚决离婚,可以单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当然不是起诉离婚就可以达到离婚的效果,法院会综合考
    • 解除收养关系需要哪些手续,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2
      解除收养关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收养人与送养人或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另一种是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人民法院解决。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符合下列条件:第一,双方就解除收养关系达成合意;第二,双方均须为完全行为能力人;第三,在夫妻共同决定形成的收养关系解除时,仍应由夫妻双方共同决定。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人民法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