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严重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4 06:51:59 90 人看过

一、犯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严重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串通损害商业信誉罪既遂的,后果很严重。

行为人与他人串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属于共同犯罪,可以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现行刑法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立案是如何规定的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是什么

我国没有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只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构成此罪的处罚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罪只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会构成。

所谓严重情节指下列情形:

(1)致使他人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受阻或无法开展,如商品严重积压、滞销,客户纷纷退货或拒收货物、拒付货款;

(2)导致他人濒临破产或被责令停业整顿;

(3)多次实施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

(4)造成恶劣影响的。

重大损失是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9: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立案标准是什么?——了解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以及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犯罪构成界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犯罪构成界定: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
    2023-07-06
    291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一、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行为人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什么标准下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才立案只要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2、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
    2024-02-07
    398人看过
  • 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条件有:主体上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客体上侵害了权利人的商业信誉和市场秩序;客观要件上为违反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实施了恶意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4-05-01
    86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处罚标准包含什么?
    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最新量刑标准: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之间串通触犯了损害商业声誉罪的,造成了巨大损失的,一般对各行为人依照其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大小,依法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2024-04-20
    83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量刑规定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对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量刑规定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这样,构成本罪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必指向于他人。指向于他人,可以指名道姓,也可以不呼其名,但根据其虚构的内容、散布的方式,完全能让公众知道其指向于何人。如果其内容泛泛而指,根据其内容及散布方式无法推测针对的是谁,自然不能构成本罪。由于本罪所侵害的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因此,他人必须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如生产者、销售者、提供诸如饮食、旅店、旅游等各种服务
    2023-03-17
    358人看过
  • 刑法中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以下标准下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才立案:(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2、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一、玩忽职守罪中多因一果的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构成玩忽职守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情形之一的,刑期增加六个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情节较轻,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或拘役刑:(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三)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五)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六)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2023-03-05
    174人看过
  • 什么标准下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才立案?
    以下标准下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才立案:(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2、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如何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具备下列四个构成要件,即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1、损害商业声誉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4、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四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
    2023-07-26
    129人看过
  • 一般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是如何处罚的
    1、行为人串通犯本罪的,要根据各行为人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分别处罚,依法应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一、损害商业信誉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员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案追诉:(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
    2023-03-15
    231人看过
  • 量刑标准与实践: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案例分析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量刑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商业声誉罪是指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害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刑法中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08
    204人看过
  • 对于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处理方式
    刑法没有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而是损害商业信誉罪。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对象要件,侵犯对象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是故意的。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判刑标准多少年1、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判刑标准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串通损害商业声誉一般会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定罪进行处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
    2023-07-08
    435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惩罚力度如何?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的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被害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1、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2、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06
    198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最多判多少年?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最多会判二年。行为人串通损害商业信誉罪既遂的量刑处罚规定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该罪是指行为人有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一、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构成四要件有哪些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四构成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商业信誉,又扰乱了市场秩序。《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诋毁商业信誉罪的判刑依据诋毁商业信誉的刑法裁量规定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量刑要素是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捏造并散
    2023-03-06
    89人看过
  • 应该如何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具备下列四个构成要件,即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1、损害商业声誉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4、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4-04-21
    301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会判多长时间?
    一、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会判多长时间?1、并不存在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这个罪名,损害行为涉嫌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是损害本罪的“量”的规定,属于该罪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用至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所谓“重大损失”,应当指侵害人实施的损害行为,造成他人商誉贬值,进而使他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在认定这一侵害结果时,首先要确认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之行为负刑事责任。其次,要准确地界定损失范围,确定损失是否为重大。所谓损失的范围,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1)客户退货损失;(2)滞销压库损失;(3)为正名所进行宣传耗费的损失。(4)预期利益和停产期间的损失
    2023-04-19
    20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怎么认定,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28
      我国没有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只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构成此罪的处罚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罪只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会构成。 所谓严重情节指下列情形: (1)致使他人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受阻或无法开展,如商品严重积压、滞销,客户纷纷退货或拒收货物、拒付货款; (2)导致他人濒临破产或被责令停业整顿; (3)多次实施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 (
    • 2022年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如何认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0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的认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怎么量刑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0
      1、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根据什么有规定处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0
      1、一般串通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处罚:行为人串通犯本罪的,要根据各行为人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分别处罚,依法应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怎样才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法律怎么规定的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11
      下列要件可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