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被认定为假档案的,社保局认为档案是假的,社保局会派人进行调查。一般是十五天之内会有调查结果,如果是真的,不对会个人有任何影响,如果是假的,社保局可根据规定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理。在办理退休前一定要仔细核对自己的档案,并且不能为了退休而做假档案,否则就不仅不能退休,还会惹麻烦。
雇佣退休人员是否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1.区分劳动关系于劳务关系:用人单位如果聘请已达退休年龄员工,双方之间有可能形成劳动关系,也有可能形成劳务关系(又称“雇佣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法律适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若认定为“劳动关系”,双方将被认定存在着较强的“人身隶属性”,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适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中的规定;若被认定为“劳务关系”,那么双方地位比较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根据双方之间的约定处理,适用民事法律关系。
2.劳动者是否已经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是划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主要依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雇佣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时,要了解清楚该员工是否已经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退休金。用人单位招用已达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退休金的人员,双方的用工关系可按劳动关系处理。若用人单位聘用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双方关系可按劳务关系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条从事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
退休被认定为假档案怎么办
329人看过
-
双身份证问题的应对措施
238人看过
-
政审档案迟到应对措施
327人看过
-
2024年退休按档案还是身份证的来?
51人看过
-
退休以档案为准还是以户口本或身份证为准
181人看过
-
教师退休年龄以档案还是身份证为准,教师退休金有多少
58人看过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时即时将职工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及其它相关资料报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审批。... 更多>
-
丢失档案的应对措施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08首先,请对您的个人情况做出审慎评估,确定您是否需要立即使用档案。如果您拥有充足的时间和方便的条件,您可以考虑亲自前往学校申请办理档案补办事宜。以下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 当您发现档案遗失时,请先开具一份经过正规程序盖公章的档案遗失证明。然后,根据已开具的遗失证明,自行撰写一份档案补办申请,并携带至学校进行盖章及签字确认。建议您事先与校方进行充分沟通,以免徒劳往返,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接下来
-
退休以身份证年龄还是档案年龄为准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2有个案件,因为办理退休,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符再审已经打到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19988号规定; 对于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
公司工人档案跟身份证不一致退休是按照档案还是身份证!退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21、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世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世时间为准。 2、《关于制止和纠正违背国家限定解决公司工人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二、规范退休审批流程,完善审批规则(二)对工人出世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工人档案相联盟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世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世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工人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换
-
深圳市退休人员的身份证年龄和档案年龄不一致,应该以那个为准?身份证?还是档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3、退休年龄只能以档案最早记载出生年月为准,也就是最先记录了出生年月的档案资料上的信息为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2、既然当地
-
在产假期间被辞退的应对措施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4任何单位都不得因为女职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而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和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国家为了保障女职工权益而给予的特殊福利待遇。 因此,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产期和哺乳期期间随意辞退或者不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如果女职工在这种情况下被辞退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她有權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支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