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09:04:31 276 人看过

(一)信托的由来

罗马法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传统的源泉,产生了类似现代信托的遗嘱信托(fideicommissm)。有文献记载的遗嘱信托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晚期,为了规避不得对某些人(如外国人、战俘、异教徒等)实施遗赠的法律规定,遗嘱人设定在法律上有接受遗产资格的人为继承人,并嘱托其将合法继承的财产交付给依法不享有受遗赠权的真正的受益人。由于遗嘱信托具有规避法律的性质,直到万民法时代,才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有学者指出:

fideicommissm符合明示信托的两项基本特征,即让渡财产权和为他人利益持有或管理财产,因此它是一项典型的信托设计;它的本质就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被赋予法律上的强制效力之后即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托制度。尽管与当代信托制度相比,它还不算成熟,但与早期英格兰的让渡式用益(feoffmenttoses)受到法律上的强制实施从而成为真正的信托制度相比,其构造、功能和法律效果均无多大差异。只是后来由于贝加西安元老院决议赋予受托人至少可提留遗产的1/4作为其应留份的权利,为遗嘱人将遗产全部交由继承人或受赠人享用的同时,赋予其向最终受益人履行交付的义务创造了空间,从而为遗嘱人同时指定多个接连不断的受益人创造条件,才导致遗产信托与真正的信托渐行渐远,以至于变成另外一个制度。

罗马法上的信托并未得以传承,更多的是在一种信托理念的起源意义上存在。现代信托制度起源于13世纪英国的土地用益制度(Use),当时英国的封建领主通过土地控制加强自己的统治,农民为了逃避封建领主的土地控制,发展形成了土地用益制度。之后的二百余年间,用益制度并不为普通法院所承认,受益人无法向普通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直到15世纪遵从正义与良知原则的衡平法院的出现,才使得受益人权益得到衡平法的救济。然而,由于衡平法对土地用益制度的承认,通过用益制度来规避法律便具有了合法性,直接给王室和领主的利益造成了威胁。因此,1535年亨利八世颁布了《用益法》,将受益人衡平法上的受益权转化为普通法上的所有权,从而剥夺了受托人在普通法上的权利。用益法原则上不承认用益权,但动产用益、积极用益以及双层用益是该法典适用的三个例外,其中第二层用益即委托人将财产移转于某甲,并规定财产受某乙用益权所及,也即某乙是该财产受益人;同时,某乙的用益权也是委托人及其继承人用益权的客体,也即委托人及其继承人可从某乙的用益权获得的收益中获得收益。由于双层用益中的第二层用益不受普通法的保护,因此,衡平法院遂称第二层用益为trst即信托。此后又将所有不受用益法适用的用益设计统称为trst,而受用益法适用的用益设计成为Uses。至此,现代信托制度得以最终确立。之后,信托制度逐渐发展壮大,由英美法家庭财产管理和转移的设计,发展为渗入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财产价值实现和增值的制度机制。

(二)关于信托财产所有权的理论分歧

由此可知,用益制度设计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规避关于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规定,缓和土地之上产生的各种矛盾,所以信托财产的归属从其产生时起便带有了原罪,不可避免地与单一所有权的观念产生冲突。而英美法系国家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并不强调概念的严谨与逻辑的周延,没有大陆法系国家绝对的单一所有权概念,又由于其普通法与衡平法对立的司法体制,信托财产的归属问题通过分割所有权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具体而言,信托财产所有权一分为二,由受托人享有普通法上的所有权(legaltitle),受托人成为信托财产名义上的所有权人,对信托财产拥有管理和处分的权利,却不享有收益权。而为了平衡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保障受益人的受益权,受益人同时享有衡平法上的所有权(eqitabletitle),受益人是信托财产的实质所有权人,仅享有信托财产的收益权。英美法系国家中的信托财产虽然有双重所有权的归属,但其中信托财产的最初来源者——委托人不享有所有权,信托关系的设立也以委托人财产转移为要件。大陆法系大部分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在这一点上的认识相同,只是所有权移转之后具体的归属设计相异。

大陆法系国家中,日本率先移植了英美法系的信托制度,于1922年颁布了《信托法》,并于200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日本新《信托法》第2条对信托进行了定义,其信托是指特定人依照一定目的,为实现财产管理或处分以及实现该目的而实施的必要行为。较之旧《信托法》规定的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或其他处理,使他人遵从一定目的,对其财产加以管理或处理更显暖昧,定义本身没有反映出信托的本质,因为信托的设立一般伴随着以委托人财产的物权变动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且日本的新、旧《信托法》都未明确规定信托财产的归属。日本法学界的通说将信托定义为,委托人把完整的财产权给予了受托人,依据信托目的为受益人管理处分该信托财产,由此而产生的债务应由受托人负担。换言之,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完整的所有权,而受益人仅享有债权,在信托财产的归属上采取了所有权一债权的设计。在日本影响下,我国、我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也移植了信托制度。我国《信托法》同样没有明确信托财产的归属,只是在第2条用委托给的表述对其进行了模糊化的处理。关于我国信托法中信托财产的归属,学者之间存在着很大争议。而韩国《信托法》第1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以信托制定人与信托接受人间特别信托的关系为基础,信托人将特定财产转移给受托人,或经过其他手续,请受托人为指定者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或处分其财产的法律关系。我国台湾地区信托法第1条规定,称信托者,谓委托人将财产权移转或为其它处分,使受托人依信托本旨,为受益人之利益或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之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信托法大体上同于日本《信托法》的认识,虽然都强调了信托财产必须移转这一信托关系成立的必备要件,但也没有明确信托财产的归属。学者大都认为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信托财产实际的归属与日本相同,采取了所有权一债权模式。

集大陆法系法律传统之大成的德国法,对信托制度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定。信托在德国是不同信托法律形式的总称,信托法是判例和法学研究的成果。而法国于2007年公布了《关于建立信托制度的法律》,正式确立了信托制度。依据此法案,《法国民法典》第3卷《取得所有权的不同方式》中增设《信托》编,其下的第2011条到第2031条(共2l条)成为规范信托的主要法律条文。《法国民法典》第2011条对信托进行了定义,信托是一种运作(operation):一个或者多个设立人向一个或者多个受托人转让其现有的或者未来的物、权利或担保,或者将现有的或未来的物、权利或担保作为一个整体一并转让,受托人将其与自有资产相分离,并按照特定目的为受益人的利益行事。据此,法国通过将专项财产理论写入信托法,试图克服英美信托双重所有权理论之缺陷和大陆法系绝对所有权理论之弊端,进而解决信托财产的归属问题。笔者认为,法国民法中并未规定信托财产具有如法人同样的独立人格,专项财产理论实质上仅仅体现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倾向,尚未解决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8日 12: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信托财产相关文章
  • 信托终止后有关信托财产的归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五十六条信托终止后,人民法院依据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原信托财产进行强制执行的,以权利归属人为被执行人。【释义】本条是对信托终止后对信托财产强制执行的规定。一、根据本法的有关规定,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在一般情况下,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债务人都不得请求对信托财产予以强制执行。只有符合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设立信托前债权人已对该信托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并依法行使该权利的,或者受托人处理信托事务所产生的债务,债权人要求清偿该债务的,或者信托财产本身应担负的税款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方可强制执行该信托财产。当信托终止时,无论是在该信托财产转移给权利归属人的过程中,还是在信托财产已转移给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以后,权利人基于信托设立前存在于信托财产上的优先受偿的权利或因处理信托事务而产生的权利,也可以要求对该信托财产予以强制执行。二、信托终止后对信托财产的强制执行以权利
    2023-04-24
    335人看过
  • 信托法司法解释中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如何解释?
    一、信托财产的定义和范围信托财产是委托人用于设立信托的资产,信托成立后,这部分资产就成了信托财产。当然,信托存续期间,信托财产可能因受托人的管理、处分、灭失或者损毁等事由而转化成各种形态,但无论如何变化,其转化产生的代位物也均属于信托财产。日本、韩国等国家信托法规定,因信托财产的管理、处理、灭失、毁损和其他事由而由受托人取得的财产,均属于信托财产。我国信托法规定,受托人因接受信托而取得的财产是信托财产,受托人因信托财产的管理、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也归入信托财产。信托财产是信托能否成立的必要条件,制定有信托法的国家,一般都对信托财产作了重点规定。我国信托法第三章也专门规定了有关信托财产的内容,就信托财产的范围和独立性作出了具体明确规范,对这部分内容,世界各国的规定大同小异,没有大的分歧和异议。但对信托财产的法律地位问题,即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到底归属于谁,大家存有较大的意见分歧。二、
    2023-04-13
    115人看过
  • 信托终止后信托财产的归属
    第五十四条信托终止的,信托财产归属于信托文件规定的人;信托文件未规定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一)受益人或者其继承人;(二)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诠释】本条是关于信托终止后信托财产归属的规定。信托是一项财产管理制度,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财产交给受托人进行管理或者处分。信托有效成立后,信托财产便具有了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从委托人来讲,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相区别。从受托人来讲,虽然依信托文件的规定,其对信托财产具有管理或者处分的权利,但是信托财产不属于其自己的财产,信托财产必须与受托人固有的财产相区别。从受益人来讲,受益人是享有信托利益的人,这种受益虽然是由信托财产本身所产生的,但是受益人仅对信托利益享有所有权,对信托财产没有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权利。因此,在信托终止后就出现了具有独立性的信托财产的归属问题。本条对信托终止后信托财产的归属作了以下规定:首先,信托财产归属于信托文件规
    2023-04-24
    413人看过
  • 信托财产的所有权
    信托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财产形态,使我国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由于我国信托法规定,委托人在设立信托时只是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因此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谁所有,成了信托活动中的焦点问题。因为信托设立后,直接涉及到以谁的名义持有信托财产的问题,如在银行开户、购买股票等,都需要明确所有权人。我国信托法第三章专门规定了有关信托财产的内容,确立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但是,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即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到底归属于谁,法律没有予以直接明确,现实中也有多种不同意见和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受托人成为新的所有权人。因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移转,是信托不同于委托、捐赠等其他类似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另外一种意见认为,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仍属于委托人。出于这种考虑的理由是担心委托人利用信托制
    2023-04-24
    341人看过
  • 我国信托法在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上的立法缺陷
    信托财产为委托人所有这一立法创新使得我国的信托立法较他国的信托立法而言颇具标新立异之举。虽然在我国,受托人尚不能赢得立法者的全部信任,同时立法者可能也担心委托人会利用信托来规避法律,以逃避债务和税收等,所以才如此设定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旨在充分保护信托各方面关系人的利益。但无论从信托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这样的设计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首先,因为信托财产属于委托人,受托人只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这种规定使得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因为信托中的受托人应能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而接受委托时只能在委托的权限内管理、处分信托财产,两者的权限是完全不同的,如此看来,我国的信托只有信托之名,而无信托之实。此外,这种立法设计还使得受托人在管理、处分信托财产时没有了法律依据。在传统的信托制度中,为了实现对信托的有效运作,如上所述,受托人常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处理信托财产。如果对处分的财产不享
    2023-04-24
    179人看过
  • 信托财产权利归属人范围的确定
    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是指信托终止后有权取得信托财产的人。关于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的范围,学者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信托财产应首先归属于委托人;也有学者认为信托财产应首先归属于受益人。各国法律对此规定也不尽一致。在英美法系国家,信托终止后信托财产往往归于委托人。韩国信托法根据信托终止情形的不同而规定了不同的权利归属人范围。台湾信托法对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的范围则做了统一规定。我国《信托法》规定,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由信托文件确定;信托文件没有规定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归属:(一)受益人或者其继承人;(二)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事实上,信托的设立发起者是委托人,信托终止后信托财产的归属也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通过信托文件来确定的,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人可以是委托人,也可以是受益人,还可以是其他人。从我国2001年以来的信托实践中看,权利归属人大都是信托受益人,特别是各信托公司推出的集合资金信
    2023-04-24
    386人看过
换一批
#信托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信托财产是指委托人通过信托行为,转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按照一定的信托目的管理或处理的财产,也叫信托标的物.信托财产是指委托人通过信托行为,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按照一定的信托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财产,以及经过管理、运用或处分后取得的财产收益。... 更多>

    #信托财产
    相关咨询
    • 家族信托的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1-08-02
      在英美法系,信托财产拥有普通法与衡平法两个不同的所有权。而大陆法系实施“一物一权”法律制度,同一物上不能相融两个不同所有者的所有权。我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采取了比较模糊的处理方式,《信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对于该条“委托给”的解释,
    • 信托财产的权利归谁所有?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3-15
      我国信托法第三章专门规定了有关信托财产的内容,确立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但是,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即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到底归属于谁,法律没有予以直接明确,现实中也有多种不同意见和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受托人成为新的所有权人。因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移转,是信托不同于委托、捐赠等其他类似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 另外一种意见认为,信托
    • 信托财产的性质及归属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13
      信托一经设立,信托财产即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自有财产相区别,不受委托人或受托人状况的变化、甚至破产影响。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的债权人一般也无权对信托财产主张权利。受托人因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都归入信托财产。受托人除为受益人之一,不得以任何名义享有除佣金以外的信托利益。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任何人不得对信托财产强制执行。总结:信托财产只要是你合法所得。不管是现金、金融资产、房
    • 财产所有权归属的基本特征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8
      1、财产所有权的独占性。财产所有权是一种独占的支配权,所有人的所有权不允许任何人妨碍或侵害,非所有人不得对所有人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2、财产所有权的全面性。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所有物加以全面支配的权利。所有人对所有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完整权利,是最完整、全面的一种物权形式。 3、财产所有权的单一性。财产所有权并非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利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的权
    • 信托财产的所有权是否移转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
      委托人设立信托并有效成立后,信托财产是否发生移转,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受托人成为新的所有权人。其主要理由,一者信托财产的所有权移转,是信托不同于委托、捐赠等其他类似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同时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中均对此作出了规定,如日本信托法规定是“财产权转让”,韩国信托法规定是“信托人将特定财产转移给受托人”,我国台湾省信托法规定是“财产权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