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2 17:04:36
376 人看过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虐待自家家庭成员的情况,将被认定为构成虐待罪。
另外一种常见的家庭成员遭遇犯罪的案件类型则是遗弃罪。
当家庭成员因为年老、年少、生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获得生活来源亦或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时,其他家庭成员有义务进行抚养,倘若这一义务未得到履行,就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被判处管制。
在法律意义上,遗弃罪是指那些对原本应该去抚养的年老、年幼的家庭成员放弃抚养责任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对家庭成员间虐待和遗弃如何处罚
283人看过
-
遗弃和虐待家庭成员所负法律责任
340人看过
-
家庭虐待与遗弃家庭成员的类型与实例
478人看过
-
虐待家庭成员的惩罚和影响
310人看过
-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如何影响继承权
161人看过
-
如何在家庭中处理虐待和遗弃行为?
25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香港在线咨询 2021-01-29修改后的《婚姻法》重申了禁止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规定,这是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对满足家庭中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员的生活需要,保障家庭职能的顺利实现,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除家庭暴力以外,其他虐待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如言词侮辱、不予适当的衣食、患病不予治疗,以及居住上的歧视性待遇等。虐待可能表现为作为的形式,也可能表现为不作为的形式。家庭暴力以作为的形式出现的,是
-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要受到什么处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15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要受到治安处罚,会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如果虐待或者遗弃情节恶劣的会构成遗弃罪,此时会受到刑事处罚,行为人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构成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方式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1-04-161、虐待家庭成员的,长期多次对家庭成员进行摧残,使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痛苦的行为。必须达到后果严重,如果是偶尔几次的,不属于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2、遗弃家庭成员的是指家庭成员负有抚养、赡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抚养、赡养、扶养的另一方,故意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行为,任其生死,不予救助的行为。按照《婚姻法》中的规定,要是夫妻离婚是因为一方具有过错情形导致
-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法律后果四川在线咨询 2021-05-27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比实施家庭暴力更为严重,我国婚姻法都有这样的规定。家庭暴力是2001年修改婚姻法才增加去的。有人说家庭暴力的增加是重复的,家庭暴力也是虐待的一种。我们认为家庭暴力一定要单独提出来,有的家庭暴力情况,虐待包含不了,比如说家庭暴力,我只打了一次,不是长期经常实施家庭暴力,但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虐待是要构成刑事犯罪的,作为法律概念把它们清晰的分开,更重要。虐待的方式和家庭暴力还
-
关于虐待遗弃家庭成员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27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属于违法行为,情节恶劣的属于犯罪行为,可能构成虐待罪和遗弃罪。 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