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虽然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均使用了“劳动关系”这一术语,但是,什么是劳动关系,法律上的界定并不明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所以,过去劳动合同被认为是劳动关系的法定形式,也是确认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但实践中经常有用工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借此来规避其应尽的劳动法义务。为填补这一漏洞,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这种符合劳动关系实质要件,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被称之为“事实劳动关系”。
“从属性”是劳动关系的最大特色。从属性包括人格上、经济上和组织上的从属性。“人格从属性”主要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时,将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内交给了用人单位。“经济从属性”表现在劳动者通过劳动换取生活资料,体现出劳动力与劳动报酬的交换关系。“组织从属性”是指劳动关系建立之后解除之前,劳动者始终作为用人单位组织中的一员而存在,受用工单位的指挥与控制。
二、挂证并上班是劳动关系吗
劳动者只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属于劳动关系。
只要符合以下这几类情形都属于劳动关系: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这种符合劳动关系实质要件,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被称之为“事实劳动关系”。
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就属于劳动关系。有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有有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场所,并且按照法律规定跟劳动者制定各种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管理着劳动者,并给劳动者相应的劳动薪水,这种情况被称之为事实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挂靠合法吗,劳动关系挂靠是否合法
362人看过
-
劳动关系终止是上班最后一天吗
414人看过
-
判决劳动关系存在后上班吗?
386人看过
-
帮朋友上班是不是是劳动关系
101人看过
-
劳动关系挂靠之间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劳动关系
214人看过
-
恢复劳动关系后多久上班,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如何区分
371人看过
事实劳动关系,就是指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或没有有效的书面合同而在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 通过以下凭证可以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 更多>
-
-
挂靠劳动关系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6虽然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均使用了“劳动关系”这一术语,但是,什么是劳动关系,法律上的界定并不明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所以,过去劳动合同被认为是劳动关系的法定形式,也是确认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但实践中经常有用工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借此来规避其应尽的劳动法义务。为填补这一漏洞,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未订
-
上证是劳动关系有效的证言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5-09同事的证言可以作为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参照。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
恢复劳动关系后多久上班,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如何区分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10仲裁做出后即去上班。因为,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作出的裁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主体不同 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定为职工与用人单位,并要求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劳务关系的主体在法律上仅要求具有普通民事主体资格,而不要求具有劳动者资格或用工资格。 二、关系的性质不同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外,还要
-
恢复劳动关系如何上班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2恢复劳动关系之后就可以正常上班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