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抗辩权法律后果包括中止合同和解除合同。中止合同是指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解除合同则是指在中止履行合同后,当事人未提供适当的担保或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不安抗辩权法律后果包括以下两点:
1.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2.解除合同,如果在中止履行合同后,当事人未提供适当的担保或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不安抗辩权法律后果包括哪些方面?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当事人认为对方的请求属于违反合同的行为,或者无法得到对方的承诺时,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该制度,不安抗辩权法律后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停止履行:当一方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对方当事人不得继续履行合同。
2. 返还预付款或者返还部分预付款:如果对方当事人已经支付了预付款或者部分预付款,那么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返还预付款或者部分预付款。
3. 停止接受对方的履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拒绝接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直到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消失。
4. 请求赔偿损失:如果对方当事人的请求属于违反合同的行为,或者无法得到对方的承诺,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5. 诉讼或者仲裁:如果对方当事人不认可行使不安抗辩权,可以采取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争议。
总结起来,不安抗辩权是一种保护当事人权益的法律制度。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当事人认为对方的请求属于违反合同的行为,或者无法得到对方的承诺时,应当及时行使不安抗辩权,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不安抗辩权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该制度,当一方当事人认为对方的请求属于违反合同的行为,或者无法得到对方的承诺时,可以拒绝履行合同义务。不安抗辩权法律后果包括停止履行、返还预付款或停止接受对方的履行、请求赔偿损失以及诉讼或仲裁。因此,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当及时行使不安抗辩权,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八条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
探究音乐作品著作权抗辩的法律依据
315人看过
-
探究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77人看过
-
探究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
375人看过
-
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探究
234人看过
-
担保人放弃抗辩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57人看过
-
探究合同抗辩权与第三人之间的联系
117人看过
中止履行合同的情形: 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 更多>
-
抗辩权是什么?法律后果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1(1)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行使中止权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使对方当事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2)解除合同。中止履行合同后,如果当事人未提供适当的担保或者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则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
探望权抗拒执行的后果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08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行使抗辩权后果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03行使,举证责任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该当事人应当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如果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错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行使不安抗辩权可引起两种法律后果: (1)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行使中止权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使对方当事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2)。中止履行合同后,如果当事人未提供适当的担保
-
约定保证人放弃抗辩权有哪些法律后果?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05禁止权利滥用是民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保证人行使或放弃某些并不影响债务人实体利益的抗辩权,属于自由处分其权利的范畴,司法者确实不应干预。但是,在保证人放弃某些足以影响债务人实体利益的抗辩权而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下,保证人若仍向债务人追偿,则构成权利滥用。目前合理的预防思路是,由司法者否定保证人在该种情况下的追偿权。这样,保证人咎由自取,并非对其不公平。
-
不给探视权究竟有什么后果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04不给探视权的,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拒不履行协助行使探视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离婚时判决子女抚养权归一方并且长期拒绝对方行使探视权的,对方起诉到法院要求变更抚养权的,法院会综合考虑是否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来评估是否变更抚养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