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等待房价下跌,另一方面是租房价格已经下跌。为此不少原打算买房的人,开始走进了租赁市场。
不过,由于租赁市场的活跃,就有一些骗子开始对这个市场动起了歪脑筋。
目前的主要骗术有两类,一是专门骗取租金差价,二是利用合同进行欺诈。
那么,对于租金差价如何防骗呢?为此,业内人士提醒,在租赁价格走跌的情况下,租房人最好是季付租金,而不要交付大笔的年租或半年租。如果实在要交付大笔房租,可从
以下几点辨别房东真伪:
首先,请房东出示身份证件、户口本原件,因为现在不少骗子都使用假身份证行骗,而原件与复印件相比更容易辨别。
其次,请房东出示房屋权属证明原件,如产权证或是使用权证,若产权证正在办理过程中,那么应当出示与原产权单位签署的购房合同。
再次,让房东多介绍一下房子和小区周边的状况,从言谈间了解房主是否熟知房子的基本情况。
最后,从周围邻居处侧面了解一下房屋及房东状况,看看是否属实。
而对于合同诈骗问题,目前存在最多的就是的阴阳合同。阴阳合同即房主和租户双方为达到避税或其他目的,向有关部门登记时用一张合同,通过少报租金或少报面积的方式,降低租赁合同标的,报低租金少纳税,称为阳合同;房主与租户另签一份合同,作为实际支付租金的合约并实际履行,称为阴合同。
这个做法听起来好像不错,可能一时侥幸逃过纳税,但由于此合同未经登记、很不规范、约定不明甚至只是口头约定等情况,在履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就很难说清楚谁是谁非,结果只能是反误了自己的钱财。
签订阴阳合同,酿成房主与租户间的麻烦和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是租户只按阳合同履行,不承认阴合同的存在;有时是房主利用阴合同不能见光,而不断地和租户巧立名目地收取费用。因此,要特别提醒大家,租房最好找正规的中介公司,不能贪小便宜。
-
租房诈骗:合同内容篇
240人看过
-
浅析合同诈骗常识
251人看过
-
租赁税让网上租房热起来如何识破租房骗术?
457人看过
-
经济诈骗招术招数一:合同诈骗
66人看过
-
诈骗租房合同如何认定
93人看过
-
警惕租赁合同的欺诈骗术租客最好季付租金
401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正规合同诈骗骗取技术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3以合同骗取技术并不一定算合同欺诈,需要看具体情况以及当时双方当事人所做行为来进行确定是否是合同诈骗还是民事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
-
诈骗识别合同正常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31不正常。诈骗识别要点: 1、声明签订合同主体与盖章内容显示主题不一致。 2、印章内容显示不合法。 3、要求提前支付验资费、保险费等各类名目费用。 4、以不答应就报警、发送《法院诉讼告知函》等方式施加压力,逼迫支付钱款。 5、网络刷单,以完成一定任务(继续刷单支付款项)才能返还书单款为由,要求继续支付款项。 6、冒充公安等机关和办案人员的身份,以“让提供身份信息给她们录口供,说还要冻结所有银行卡”等
-
怎样投诉租房合同诈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8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
-
租房合同如何签,租房合同怎样签知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8租房合同是一种承诺合同,也就是说,合同一经签订,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出租人不仅应按时交付作为标的物的房屋,而且交付的房屋应符合约定的使用目的。租房合同中的出租人一般是房屋的所有人,但并不限于所有人。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由承租人赔偿。租房合同怎么签、如何签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
-
租房合同纠纷算不算诈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31不算,属于民事纠纷。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示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