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伤认定引起的劳动争议可以提起劳动仲裁。下列劳动争议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其他。
谁能够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申请主体有三类:一是职工所在单位;二是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三是工会组织。
(一)职工所在单位
由于工伤保险实行的是雇主责任原则,因而在工伤保险方面,雇主承担了许多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工伤事故发生或者职业病被确诊之后,为了及时抢救受伤职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单位的安全生产,有必要要求职工所在单位承担首要的工伤申请义务。工伤职工所在单位的申报时间限定为在事故发生或职业病被确诊后的30天以内。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过劳动保障部门的同意,才可以将申请时间延长。
(二)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
申请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工伤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基本前提。为了充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申报职工工伤认定的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在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伤害性质认定申请,这一申请时限远远长于所在单位的申请时限。
(三)工会组织。
工会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帮助受伤害职工及时进行工伤认定申请,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义务。
法律并没有限定只有职工所在单位才能申请工伤认定,这样是更多的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是,劳动者们也要注意,工伤申请认定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定不要超过了认定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的哥是否工伤劳动仲裁认定
337人看过
-
已认定工伤是否还需劳动仲裁
122人看过
-
工伤认定错误劳动仲裁可否更改
394人看过
-
工伤认定行政复议是否终止劳动仲裁
277人看过
-
劳动仲裁工伤认定部门怎么进行工伤认定
195人看过
-
劳动仲裁认定工伤困难吗
471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仲裁工伤认定部门怎么进行工伤认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10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工伤认定的基础。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不能确定时,如果当事人已经启动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中止认定程序,待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确定后,再启动对是否构成工伤的认定程序。
-
劳动仲裁与工伤认定书的异同点是什么,劳动仲裁与工伤认定如何认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4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但劳动仲裁不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前置条件。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由用人单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起工伤认定申请,若用工双方就工伤事宜产生纠纷,也不需先经劳动仲裁,此时用人单位只需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举证。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
-
工伤赔偿是否需要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工伤赔偿怎么办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3在单位给员工缴纳工伤保险之后,在工伤事故中工伤费用应该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承担。但是是需要承担部分工伤费用的。员工和单位因为工伤赔偿问题出现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工伤赔偿项目是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
-
工伤未签劳动合同可否劳动仲裁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5因为工伤维权有前提,所以必须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工作而受伤,劳动合同是证明与公司有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因此,未签订劳动合同对工伤维权有一定影响。但由于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很多,如工资银行转账记录、工卡等,都能证明劳动关系,因此,劳动合同不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劳动合同也可以认定工伤。因此,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注意收集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据,如:1。工资卡、工资存折、单位盖
-
由于工伤事故了,劳动仲裁是否有效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8工伤事故劳动仲裁有时效期限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开始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止时效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