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夸大宣传投诉到哪里
这种情况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在举报的时候一定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哦。
二、虚假宣传的基本内涵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虚假宣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018年5—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网信办、邮政局等八部门将联合开展2018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重点打击网络侵权假冒、刷单炒信、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
三、广告经营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55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且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
什么部门投诉夸大宣传
233人看过
-
夸大宣传处罚几倍?
396人看过
-
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立案标准
376人看过
-
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109人看过
-
夸大宣传的法律后果
408人看过
-
夸大宣传属于诈骗吗
319人看过
广告经营者,是指从事广告经营业务的单位,包括专营广告业务的企业,兼营广告业务的事业单位,经营广告业务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举办临时性广告经营活动的单位。 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 更多>
-
宣传违法夸大宣传怎么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5具体罚多少是根据造成的经济损失来判定的;如果没有涉及到违法,最多付款在10万元以下。 《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农药的,或者违反农药广告管理规定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虚假广告罪的规定,依法追求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农药中毒、环境污染、药害等事故或者其他经济损失
-
保健品夸大宣传属于传销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1欺诈。欺诈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欺诈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欺诈罪的侵权对象不是为了欺骗其他非法利益。犯有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欺诈
-
药品夸大宣传怎样处罚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18药品夸大宣传的处罚如下: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2、情节严重的,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
夸大宣传罪的处罚标准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12夸大宣传的处罚依据是: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使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生产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产地等进行误解。违反本规定的,依照第二十四条的处罚,经营者使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进行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经营者,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
-
商家夸大宣传怎么赔偿湖北在线咨询 2024-09-30对于刻意夸大多项产品或服务质量和性能的商家,通常情况下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夸张不实的广告宣传手段可被视为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相应地,如果经营主体在具体的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那么他们必须依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对消费者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额外的补偿,而补偿的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所支付的总价的三倍;若增加的赔偿金额仍未达到五百元人民币,则应以五百元人民币作为最终的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