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一般在什么地方起诉,起诉到什么地方受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8 18:12:21 285 人看过

去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的交通事故将被受理。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在经常居住地居住一年以上。

交通事故到什么地方进行伤残评定

一般鉴定机构不接受个人委托,所以当事人可以申请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来委托鉴定,也可以起诉到法院后由双方共同申请由法院委托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单方委托鉴定后一方不认可鉴定结果的情况,因此诉到法院后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更为妥当。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5: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律师事务所相关文章
  • 起诉公司一般到什么地方
    一、起诉公司一般到什么地方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即公司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二、不知公司地址能起诉吗不知道公司地址的话,也是可以起诉的,如果法院按照公司登记的住所地无法送达法律文书,穷尽其它措施也无法送达,则法院可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向公司进行送达。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公司如在公告的开庭日期未出庭应诉,则法院可缺席审理,进而作出判决。三、公司起诉个人需要什么资料(一)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二)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
    2023-06-07
    136人看过
  • 起诉到什么地方起诉
    没有说清楚是什么案件,不好判断在哪里的法院起诉。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原告就被告。所以,一定可以在被告的户籍地法院起诉。如果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一定要在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2023-03-28
    394人看过
  • 起诉在什么地方起诉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后,如果对方是自然人则在对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和开庭;如果对方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在对方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和开庭;如果对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则也是在对方的住所地起诉和开庭。一、欠钱不会的要按照何种程序起诉遇到欠钱不还的,债权人可以按照下列程序起诉债务人:写好起诉状向债务人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还款,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提示向法院提起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如果对方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需要到对方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起诉后法院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法院受理后,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最后
    2023-03-14
    262人看过
  • 交通事故对方车是外地去什么地方起诉
    交通事故对方车是外地的可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发生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时,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可以从方便诉讼节约诉讼成本的角度选择离自己近的法院管辖,但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法院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时所依据的赔偿标准高低来选择不同的法院管辖。发生事故要起诉要遵循相应的起诉流程:起诉状、准备证据材料、选择诉讼法院、事故发生地还是被告所在地,对比赔偿标准决定、拿着诉状、身份证等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法院立案后开庭审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
    2023-08-09
    73人看过
  • 交通事故对方车是外地去什么地方起诉
    交通事故对方车是外地的可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法院起诉。一、车祸对方要求赔偿过高怎么办?交通事故对方要求责任认定以外的赔偿不用理会,如有必要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维权。车祸赔偿标准: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3、住院伙食补助费。对住院治疗的伤、残者,应按照实际住院天数赔偿伙食补助费。4、护理费。伤者住院其间,需要人员护理的,应有医院证明,对护理费应予赔偿。5、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征税费计算。6、丧葬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二、交通事故报警后不配合处理的怎么办当我们遇到交通事故而肇事方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方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发生交通事故,对方不配合,等交通部门认定
    2023-03-20
    239人看过
  • 交通事故在哪个地方起诉
    交通事故是侵权行为引起的,因此在受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应当按照侵权行为确定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交通事故提起诉讼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确定管辖:一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二是侵权行为地,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结果发生地和侵权行为发生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上述法院均有权力受理交通事故案件。当侵权行为发生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与原告住所地一致时,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辖权。
    2023-04-21
    267人看过
换一批
#律师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它在规定的专业活动范围内,接受中外当事人的委托,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负责具体分配和指导所属律师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经司法部批准,可设立专业性的律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按专业分工... 更多>

    #律师事务所
    相关咨询
    • 交通事故一般在什么地方起诉,起诉到什么地方受理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6
      去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的交通事故将被受理。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在经常居住地居住一年以上。
    • 交通事故到什么地方起诉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1
      交通事故一般在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
    • 交通事故在什么地方起诉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14
      交通事故一般在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
    • 交通事故起诉在什么地方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4
      交通事故一般在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
    • 有交通事故到什么地方起诉才会被受理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4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去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都会被受理。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离开住所一年以上并在经常居住地居住满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