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因犯罪被批捕后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2 14:23:49 497 人看过

未成年人因犯罪被批捕后,通常都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一般是五年以下的处罚。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划分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

2、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即处于该年龄段的人只对刑法中规定的少数犯罪负刑事责任,而对绝大多数犯罪则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对所有的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决定性因素,都不能发生犯罪。犯罪的产生不仅要具备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个人人格特征等,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身原因,缺少法律意识和对生命的敬畏心理。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增强,但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等还不是很清楚,片面性很大。一些青少年自身价值观扭曲,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养成了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由于自身性格存在缺陷,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加上自身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欠缺法制观念等,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调研过程中不难发现,犯罪嫌疑人基本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不知道犯罪的严重性,对生命缺乏敬畏,认识不到其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及行为所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

还有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生间的攀比,使一些家庭贫因的学生产生自卑、畸形心理,走至极端,而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近年来的刑事犯罪案件看,因为贫困而导致的未成年在校生犯罪已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尤其在财产型犯罪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文化偏低,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分辩能力,同时又处在盲目模仿、心里因素极不稳定这样一个特殊的生长发育期。因此,在诱惑和陷阱面前,往往很难把握自己。

2、家庭原因,教育方法不当以及教育环境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思想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家庭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方式不合理。一是娇宠溺爱。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使现在的独生子女享受三代宠爱,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爱养成了其任性、自私的坏脾气。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遇事退缩,用辍学、欺骗家长、离家出走等极不理智的办法来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疏于管理,很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沾染不良的风气,于是在不良青年的教唆下走上犯罪的道路;第二,监护不力。有的家长或忙于事业、或沉迷网络、麻将等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行为举止不加干涉或干涉甚少。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孩子自由散漫、恣意妄为、不计后果的性格,最终在逆反心理的影响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三,方式简单。无视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对他们行为粗鲁、动辄教唆打骂,形成了孩子残忍、粗暴的性格。很可能导致孩子用暴力来发泄对家庭、家长的不满,并最终堕落为犯罪;第四,家长素质偏低。由于家长文化素质、世界观、价值观的原因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明显的失误。

(2)重智育轻德育的结果。许多中国父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子女的学习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家长会表现出强烈的失望和责备现象。家庭教育注重了智育,却忽略了德育,使子女的道德教育一片空白。在极度的压抑下,幼小的未成年人极易冲破道德的底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特殊家庭的原因。所谓特殊家庭,是指离婚家庭、留守儿童家庭、隐性家庭、重组家庭等,为孩子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一,不完整家庭,即离婚、一方或双方父母亡故等原因造成的家庭不完整。在这种环境下,由于缺乏家庭完整的爱,未成年人具有自卑、自闭、早熟、冷漠、残酷等社会畸形心理,从而造成未成年人性格上的缺陷,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第二,隔代家庭,又称断层家庭,即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导致对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的责任由隔代承担。这种角色的变化,拉大了父母与孩子在空间上的距离,使父母子女间难以相互理解和沟通,产生信任危机。同时在隔代家庭中,由于长辈现代知识的匮乏、正确教育观念的不足、教育理念的落后,都不利于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的形成,使预防未成年人问题在特殊情况下先打开了缺口。

(4)家长及朋辈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或者身边要好的同学、朋友言行不端正,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不健康,无形中为未成年人树立了反面的榜样,成了未成年人竞相模仿的对象。在未成年人好奇心理的驱使下,效仿行为一步步深陷犯罪的泥潭不能自拔。

3、学校原因,教育方向偏离以及监管力度不够。

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第二家庭,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做人的行为规范的场所。但是,由于学校的教育方面的不足,致使学校成为诱使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

(1)法制教育的缺失。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忽略了对德的培养。学校坚持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不但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使法制教育在学校要么成了真空地带,要么流于形式,应付了事,过于简单敷衍。由于法制教育的形式主义,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极度匮乏,法律意识甚为淡漠。

(2)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受应试教育的支配,造成学校一切教学活动都服务于升学考试的现状。对教学课程的不合理安排,使学校生活单调乏味,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因此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另外,学校中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受到青睐,学习差的学生往往受到歧视,其他方面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个性发挥,容易使这类学生产生消极悲观心理,从此自暴自弃,最终滑入犯罪的深渊。

(3)学校心理教育的滞后性。现在的未成年人,由于受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养成了过分依赖、娇宠、自以为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心理。由于未成年人学生面对着中考、高考等重大考验,压力特别大,滞后的心理成熟过程会不断遭遇现实危机。因此,在未成年人学生遭遇到现实危机或困难时,老师应给予积极的启发、教育、关心和爱护,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指责,帮助和引导孩子身心一步步走向成熟,逐步增强其承受力和抵抗力。

4、社会原因,社会道德滑坡以及预防力度不够。

首先,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等不良倾向。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传统道德理念一再被冲击,给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带来不利的引导。其次,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和自身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诱因。另外,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大众传媒等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有损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环境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负面消极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相关部门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实施力度不够,还存在形势主义,面上还存有死角,没有激起青少年学习法律的自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2日 17: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图书报刊相关文章
  • 未成年犯罪成年被捕怎么判刑
    按犯罪时的年龄即未成年人来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在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从宽原则。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
    2023-06-12
    77人看过
  • 未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逃跑怎么办?
    一、未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逃跑怎么办?《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二百六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二、犯罪后逃跑再自首的还是自首吗刑法第六十七条将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两种情况,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从立法本意不难看出,设立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一是鼓励犯罪分子主动归案,争取宽大处理;二是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惩罚与宽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原则,给犯罪分子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法网恢恢,疏而
    2023-05-01
    272人看过
  • 未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逃跑怎么办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二百六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一、犯罪后逃跑再自首的还是自首吗刑法第六十七条将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两种情况,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从立法本意不难看出,设立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一是鼓励犯罪分子主动归案,争取宽大处理;二是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惩罚与宽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原则,给犯罪分子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关于追
    2023-02-17
    244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不批捕吗
    一、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不批捕吗?通常对未成年人都是不予批捕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三条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不会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不具有社会危险性,不会妨害诉讼正常进行,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依法不予批准逮捕:(一)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的;(二)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三)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四)犯罪后能够如实交待罪行,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违法性,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的;(五)不是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六)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系在校学生的;(七)其他没有逮捕必要的情形。二、逮捕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
    2023-04-16
    31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不批捕吗
    通常对未成年人都是不予批捕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三条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不会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不具有社会危险性,不会妨害诉讼正常进行,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依法不予批准逮捕:(一)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的;(二)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三)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四)犯罪后能够如实交待罪行,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违法性,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得到被害人谅解的;(五)不是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六)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系在校学生的;(七)其他没有逮捕必要的情形。一、逮捕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规则的规定
    2023-04-03
    209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下一步怎么办
    批准逮捕并送看守所后,公安机关应在羁押期限内继续侦查至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起诉。一、押证案件一审要变更提押证吗?移送起诉需要变更提押证,侦查终结后,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此时犯罪嫌疑人羁押在案的,应当变更提押证;凡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变更刑事诉讼程序的,均应办理换押手续。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二、被拘留过有什么影响被拘留过的影响需要看具体的案件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如下:1、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将继续调查取证,根据不同法律情况在3天、7天或者30天的期限内报送检察院审查;2、如果经继续调查取证,公安机关认为不符合移
    2023-03-24
    415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图书报刊是指以印刷或电子形式出版的、供公众阅读的文献作品集合。图书主要以书籍形式存在,涵盖广泛的主题和文体,具有较长的篇幅和持久性的特点。报刊则包括报纸和杂志,以短篇、时效性强的文章为特征,能及时传递新闻和信息。 这些出版物通过文字、图表等... 更多>

    #图书报刊
    相关咨询
    • 未成年人被批捕后,会怎么判
      河北在线咨询 2021-06-08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这里指的“必要的时候”,是指家中无人管教或者家长、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众、或者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
    •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怎么办?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1
      第一条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正确履行检察职责,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以及学校和未成年
    •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怎么办
      辽宁在线咨询 2021-06-23
      检察院批捕后,都是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对于证据不足的自诉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的同时,并未要求移送前征得自诉人同意。审判实践中,出现了不少自诉人不愿法院将自诉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的情况。对此,有的法院事前并未征求自诉人的意见,依职权直接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了三类自诉案件,扩大了自诉案件的受理范围,导致公诉与自诉之间关系趋于复杂化。第一类自诉案件系“告
    • 未成年犯罪被批捕后怎么判刑,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4
      未成年人因犯罪被批捕之后的判刑通常都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司法机关批捕未成年人的这种决定也不要觉得有多么的吃惊,现在的未成年犯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满14周岁的这些未成年人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在原有刑期上从轻处罚就是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份。
    • 未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逃跑怎么办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04
      未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逃跑,可以上网通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