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犯的判决有下列情况:
1、入户抢劫;
2、公共交通抢劫;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造成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抢劫;
7、持枪抢劫;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缺席判决的适用情况
1、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2、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5、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原告撤诉,原告、被告双方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都拒不到庭时,也可以缺席判决。
6、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
按照法律规定,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于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同样应当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向缺席的一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并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的充分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什么是抢劫罪,抢劫罪可判死刑的情况有哪些?
351人看过
-
5000元抢劫案的审判结果是什么?
178人看过
-
抢劫不是结果犯罪怎么判
449人看过
-
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
275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可以判处死刑抢劫?
84人看过
-
具体有哪些情况属于抢劫罪?
11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怎么判断抢劫的共犯?如果认定共犯的情况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04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共犯: 1、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 2、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3、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4、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陈xx犯抢劫罪一案的审判结果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9抢劫罪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哪些情况下抢劫的判十年以上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21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抢夺和抢劫结果有哪些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07两罪的联系: 1、在客体要件上,二者都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虽然抢劫罪使用的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往往造成被害人伤亡;抢夺罪使用的是强力夺取的方法,直接作用于被抢夺的财物,但有时也会发生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暴力和强力性质不同,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暴力也是一种强力。因此,二者在客观方面,不仅行为方式有相似之处,而且危害结果也可能相同。 3、在一定条件下,抢夺和抢劫可以相互转化。刑
-
哪些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如果犯了抢劫罪又被判有期徒刑的如何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8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抢劫属重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