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程序违法类型中审判程序违法有以下情形:
(一)管辖违法的情形。该情形主要是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没有管辖权的法院违法受理案件或者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受理案件。
(二)审判组织成立违法的情形。
(三)证据取得的违法情形。该情形包括法院工作人员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或者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及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不去或者不及时调查收集等情形。
(四)审判期间违法情形。
(五)送达的违法情形。
(六)调解的违法情形。
(七)审判程序违法情形。
(八)执行阶段违法情形。
(九)审判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一、民事案件申诉规定
民事案件的申诉有以下的规定: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收集,人民法院未依法调查收集的;(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7)审判组织的组成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等等。
二、团伙案件退侦的原因
团伙案件退侦的原因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证据不充分或有遗漏罪行。或者公安在侦查过程中又违法情形,检察院依法可以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
比较典型的民事诉讼程序违法案例
443人看过
-
民事诉讼程序违法二审判决发回重审
208人看过
-
2024行诉法轻微程序违法的情形有哪些
389人看过
-
鉴定程序哪些情形是违法的
142人看过
-
诉讼程序违法
171人看过
-
征地程序中的违法情况有哪些?
167人看过
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内部组织形式。根据审理案件的性质可分为刑事审判组织、民事审判组织和行政审判组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二种:独任制、合议制。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也具有审判组织的性质。... 更多>
-
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程序种类有哪些,民事诉讼程序的种类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3民事诉讼程序种类包括:第一审普序、简易程序、特别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七种。《民事诉讼法》:第十二章第一审普序第十三章简易程序第一百五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第十四章第二审程序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十五章
-
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081、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2、违反回避制度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中及有关人员依法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例如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或者其他应当自行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等。 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
违反行政诉讼程序有哪些情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21、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 2、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 3、依法应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 4、不属于受诉法院管辖的; 5、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 6、依法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又起诉的; 7、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中,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
-
哪些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应发回重审?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2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1)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2)违反回避制度的;(2)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
村民代表选举程序违法的情形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11、由村民代表投票推选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的方式,违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五条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