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2008-8-1210:04:48来源:和讯网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28日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一基本规范将于明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这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观察人士认为,这一被视为稳定资本市场发展“基石”的举措,将为中国企业防范风险构筑一道“防火墙”,有助于提升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市场形象,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副团长溥马克28日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评价说,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是“中国政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上,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的正确一步。”他强调,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公司治理一直是欧盟强化金融市场、改进上市公司机制并促进投资的核心议题。
美国科索委员会主席拉瑞·瑞腾博格在书面致辞中称赞说,中国新发布的基本规范与包括科索报告在内的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科索委员会1992年9月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目前国际上企业内控建设的主要依据,它划分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对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监管的影响很大。
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防止和管理风险、提高运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是目前国际上对各国企业内控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法案。
尽管我国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已经开始按照国际准则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规范。
中国石化(600028,股吧)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戴厚良说,近年来,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陆续建立并实施各具特色的内控制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规范,存在内控监管要求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的状况。
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加上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在市场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此外,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规范而使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此次基本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
内部控制处组织学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55人看过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炉促上市企业加强内控
181人看过
-
企业应如何健全内部控制、防范发票风险
465人看过
-
专家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增加中企成本
486人看过
-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手段
240人看过
-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374人看过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条件按时足额地偿还银行贷款,而未到期的贷款为关注类贷款。 对于不良贷款,银行通常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追偿,如诉诸法律等。如果贷款仍无法追偿,银行可能会对不良贷款进行核销处理,并可能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需要... 更多>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本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由财务部负责,其基本任务和方法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内部控制工作,以达到合理筹集资金、参与经营投资决算、有效利用公司各项资产,努力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第三条建立和健全公司的内
-
-
企业如何进行内部控制设计风险评估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6业务外包内部控制设计风险评估包括下列过程: 1、识别并描述风险。 2、分析风险。业务外包风险分析的内容很多,应包含成因和结果两个方面,并编制业务外包风险分析表。 3、评价风险。业务外包风险评价应从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风险排序和等级划分,并编制业务外包风险评价表。 4、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5、编制风险数据库或绘制风险图谱。
-
什么是企业风险防范?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1企业风险防范:是指企业防范在经营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为了防范该风险所采用的管理条例。企业风险防范包括:(1)物资采购风险防范(2)企业财务风险防范(3)企业项目实施风险防范(4)技术风险防范(5)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针对企业债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方法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21.首先公司得对自己公司的经营环节进行分析,看公司的盈利的能力,对公司的还款能力进行预估,还有就是要对专门的借款进行专人化管理,长期疏于管理,不利于公司还款能力的估计以及不能及时上报给公司老板公司的负债的相关信息。 2.在借款的合同中不要忽略法律上的相关关键问题,关键地方一定要签订清楚,防止模糊不清的说法,以防万一最后还款时出现了与合同上不一致的地方。 3.公司出现相关的财务危机时,不要以继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