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继续履行中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0:11:44
263 人看过
合同继续履行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根据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一、不想履行合同能解除吗
合同签订后如果双方均未履行,可以协商解除该合同。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是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也可以按照当事人的合同中约定的处理方式处理。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的违约责任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三、承租人在租期内违约可以怎么办?
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继续履行和损害赔偿可以并用吗?
379人看过
-
买方拒绝履行合同,卖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吗
324人看过
-
一方怠于履行合同义务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吗?
449人看过
-
损害赔偿金、违约金、继续履行
326人看过
-
继续履行、补救措施与损害赔偿
185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可以继续吗?损害赔偿请求权能不能转让的
45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词条
#损害赔偿
最新文章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签, 公司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可以要求赔偿金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3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
-
怀孕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公司坚持辞退可要求赔偿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8看辞退理由按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可以辞退不能按劳动合同法第40.41条辞退,如果辞退,可以要求每工作满一年赔偿2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要求继续履行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两倍工龄补偿金,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合同终了还可以求求赔偿损害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01合同解除后,如果存在损失,可以提出损害赔偿。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
-
工厂未履行合同还可以要求赔偿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1工厂未依约履行合同,导致受害方丧失了该应得的收益,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