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死亡判定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4 07:00:30 349 人看过

医疗事故的行为人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过失,且必须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或与医疗服务管理有关的工作岗位。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然而,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将无法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在判断医疗事故时,需要具体分析各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医疗事故的行为人,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的批准或承认,才能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因诊疗护理工作乃是群体性的活动,有时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也可以是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

2、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

3、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4、给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5、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医 疗 事 故 行 为 人 资 格 要 求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行为人资格要求如下:

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执业资格。这是医疗事故发生的基本前提,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2. 医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这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标准。

3. 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积极为患者服务。这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需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4. 医务人员应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能够预见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应时刻关注医疗安全,积极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总之,医疗事故行为人资格要求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执业资格,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应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只有符合以上要求的医务人员才能够从事医疗活动,从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事故的行为人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执业资格,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以及足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事医疗活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8: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医疗过失行为相关文章
  • 医疗纠纷确定管辖的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在确定人民法院的管辖时,主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便于人民群众进行诉讼,便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以避免因管辖不明,发生法院这间相互推诿或者相互争管辖的现象,致使当事人到奔波,投诉无门,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二)考虑各极人民法院的职能和工作负担的均衡。各级人民法院的职权分工不尽相同,基层人民法院的设置接近人民群众。为当事人就近进行诉讼提供了便利,因此,绝大部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上级人民法院除了受理不服第一审民事案件的裁判而提起上诉的案件外,还要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所以,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比基层人民法院要少,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它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它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更不宜过多。(三)有利于公正审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民事权益,民事诉讼法在对管辖作出规定时,充分注
    2023-02-04
    413人看过
  • 医疗损害规则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只有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认院方在医疗损害中有过错责任的,才能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最终的赔偿标准跟医院在医疗事故中的责任大小,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的影响都有关系。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3-08-12
    54人看过
  • 死亡医疗司法鉴定程序
    法律综合知识
    一、死亡医疗司法鉴定程序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6个小时)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二、司法鉴定遵守的合法性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在立法和鉴定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鉴定主体合法;鉴定材料合法;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法;鉴定结果合法五个方面。1、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2024-03-20
    51人看过
  • 医疗纠纷人已死亡后原告是谁的
    一、医疗纠纷人已死亡后原告是谁的在此案例中,原告为死者本人;若原告为死者的合法继承人们,那么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在法定继承中,首先应当由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及父母等第一顺位继承人共同参与分配;如无上述继承人存在时,方可按照法律规定依次考虑第二顺位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等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二、医疗
    2024-04-04
    230人看过
  • 医疗意外可以医疗死亡么
    医疗意外险和长期疾病保险产品可以包括死亡保险责任。《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医疗意外险和长期疾病保险产品可以包括死亡保险责任。长期疾病保险的死亡支付金额不得高于疾病的最高支付金额。其他健康保险产品不得包括死亡保险责任,但疾病引起的死亡保险责任除外。农村合作医疗意外死亡赔偿几额?意外车祸属于第三人负担的费用,不属于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范围。只有在肇事方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肇事者的情况下,由新家合基金按规定比例先行支付;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新农合基金支付范围:一、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二、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三、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四、因故意犯罪、酗酒、吸毒、自杀、自残、斗殴等造成的;在境外就医的;陆、超出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范围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新农合基金按规定比例先行支付。新农合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
    2023-08-07
    50人看过
  • 医疗过错补偿原则
    (一)财产赔偿原则财产赔偿也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之一,是指侵权行为无论是造成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还是精神损害,均以财产赔偿作为唯一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为之。(二)过失相抵原则过失相抵,是在损害赔偿之债中,基于与有过失的成立,而减轻加害人赔偿责任的规则。侵权行为的与有过失同样适用过失相抵原则。与有过失在我国侵权行为法中曾经称为混合过错,大陆法系侵权法称之为与有过失,英美法系则称之为共同过失。混合过错的概念源于前苏联民法理论,这种概念无法概括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侵权行为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况(三)全部赔偿原则全部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指的是侵权行为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行为所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的大小为依据,全部予以赔偿。换言之,就是赔偿以所造成的实际损害为限,损失多少,赔偿多少。全部赔偿是由损害赔偿的功能所决定的。既然损害赔偿基本功能是补偿财产损失,那么,以全部赔偿作为确定损
    2023-04-04
    200人看过
  • 医疗废物处置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3.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4.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5.可疑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的废物需消毒,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特别说明的地方写明具体情况。一、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认定标准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有: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管理制度。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1、必须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2、实施了将境外的固体废物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所
    2023-06-26
    322人看过
  • 分析死亡孩子抚养权判决的原则
    离婚后带孩子的一方死亡,另一方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对孩子具有监护抚养的权利。如果另一方对孩子有抚养监护的能力,那么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该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同时,如果另一方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话,那么孩子的抚养监护责任就由死亡一方的父母家人来承担。抚养权的判定标准(一)一般来说两周岁以下的孩子,通常情况下是要随母亲生活的,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几点特殊情况的,则剥夺母亲抚养权利,由父亲承担抚养权:1、目前患有严重的疾病或者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下,可由父亲来获得抚养权。2、如果母亲不尽抚养义务的,且父亲要求获得抚养权的3、其他的一些原因,小孩抚养(二)父母双方可以协商两周岁的子女有谁扶养的情况,只要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没有危害,法院是支持的。(三)关于三岁以上的到18岁以下的未成年的子女,而且父母都想要孩子抚养权,则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之一的,可以酌情优先得到考虑:1、没有其他的子女,但是另一方有其他子
    2023-07-22
    444人看过
  • 法医鉴定死亡原因是什么?
    法医鉴定死亡原因如下法医一般按照下面情况鉴定死亡原因自杀是枪抵着脑袋开时,会在弹孔周围留下烧焦的痕迹,且周围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且子弹进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较少一点,一般情况下只有自杀才会留下焦痕。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死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溺死:口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着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时会瞪着,两手紧握拳头,腰腿蜷曲等。被勒死: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且变成紫黑色。用茶清洗伤口中和毒性是处理遭遇海蛇等的咬伤的最佳办法,因为茶中含有的丹宁可以解毒;另外负责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食物中毒时,可以用绿豆磨碎冲水灌服可以暂时缓解毒性。把盐素与酸性的清洁剂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2023-02-16
    263人看过
  • 医疗事故死亡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
    一、医疗事故死亡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在医疗事故案件中涉及到的相关人物,此人必定为经严格考核并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或认可拥有相应资质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考虑到诊疗护理工作是需要团队协同完成的集体行动,因此实际上,构成医疗事故所需承担法律责任的被告,并不仅限于直接负责医治病患的医护人员。也有可能是那些参与医疗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辅助性环节的工作人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项目主要有哪些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项目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和丧葬费。一、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1、医疗事故等级;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
    2024-07-07
    425人看过
  • 选择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原则
    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选择,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投保人的医疗权益,使投保人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所以,对医疗服务提供者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择优原则”,即在同级同类医疗机构中选择功能强、质量优、信誉好、效益高、价格及费用合理的作为约定医疗单位。在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系统原则。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所选的医疗服务单位应包括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医疗服务网系统,以保证为投保者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满足投保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医疗需要,满足投保者就近就医和转诊的需要。2、动态原则。即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所选定的医疗服务约定单位不是永久性的,应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对约定单位进行总结性评价,然后决定是否继续签约。3、需要原则。即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所选定的医疗服务约定单位的数量和类型应与投保者的医疗需求量和需要类型相适宜。4、质量效益统一原则。即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选择医
    2023-06-09
    351人看过
  • 医疗过错鉴定机构鉴定的原则
    鉴定原则具有双重作用,既是鉴定中评定医疗过失存在的依据,又是医院免责的合理事由。因此专家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遵循的鉴定原则主要有医疗水平原则、病情紧急性原则和医学技术有限性原则。(一)医疗水平原则设定医疗水平原则,是要求参加鉴定的专家应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区、各级医院的客观情况和现时的技术水准。该原则一般又分以下三个细则,即医院等级与专科技术相结合原则、医疗当时水平原则和医疗地域性原则。其涉及的问题是对医院或医务人员履行转医义务的评价。(二)病情紧急性原则由于病情危重,医师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注意程度与一般情形下的注意程度具有本质的区别。病情紧急性原则相对其他原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是鉴定时的首选原则。医师以保证患者生命权为最主要目的时,有时即使出现差错,也应考虑免责。(三)医学技术有限性原则该原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医师裁量权原则。由于现代医学还处于经验医学阶段,在医疗活动中
    2023-02-24
    67人看过
  • 医疗欺诈的判定准则
    医疗欺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一)以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为手段;(二)以诱使患者支付非必要医疗费用,取得财产或其他财产性利益为目的;(三)在其医疗水平和能力范围内明显可以避免误诊而积极追求的;(四)给患者生命权、健康权造成侵害或给患者财产权益造成较大损害的。医疗欺诈应当具备以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为手段,以诱使患者支付非必要医疗费用,取得财产或其他财产性利益为目的,在其医疗水平和能力范围内明显可以避免误诊而积极追求的等。什么叫医疗欺诈医疗欺诈的实施主体一般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医疗欺诈的表现形式是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行为的过程中,故意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使患者产生错误的认识而接受其医疗服务的行为。对于此种行为,可以追究医疗机构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同时即使没有造成人身损害,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权利一般为人所忽视,但在医疗欺诈行为
    2023-07-06
    237人看过
  • 如何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以确定新生儿死亡原因?
    新生儿死亡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流程如下。首先由医疗机构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然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法律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医疗事故新生儿死亡赔偿标准1.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2.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3.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4.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6.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7.丧葬费赔偿金额
    2023-07-08
    418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该医疗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却没有履行,导致过失行为的发生。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必须要满足以下4个要件,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行为人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履行注意义务;行为人没有履行注意义务。... 更多>

    #医疗过失行为
    相关咨询
    • 医疗事故罪与医疗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原则上区分哪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22
      根据《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它与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犯罪存在共同点,即两者在主观方面都存在过失,结果都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时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在这种情形下,应按刑法理论关于法条竞合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处理,即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一律按医疗事故罪论
    • 医疗事故罪与医疗过失致人死亡罪、医疗事故罪两者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4
      根据《刑法》第335条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它与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犯罪存在共同点,即两者在主观方面都存在过失,结果都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时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在这种情形下,应按刑法理论关于法条竞合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处理,即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一律按医疗事故罪论
    • 法医鉴定死亡原因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3
      要搞清真正的死亡原因,尸体解剖是必须进行的。病理诊断是最准确的也是最后的诊断,应该能排除人为的因素。通过尸检,是一定能搞清死亡原因的,前题是,被委托鉴定部门应该有相应的水平。通过尸检,可以找到导致死亡的客观原因。但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作为家属,在感情上很难接受这种做法,但如不做该检查,那只能是分析一下大概的死因,对此案进行协商处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决定尸检。
    • 美容医疗鉴定原则标准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8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按照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可以分成四级,一级医疗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伤残的;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的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 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原则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0
      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选择,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投保人的医疗权益,使投保人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所以,对医疗服务提供者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择优原则”,即在同级同类医疗机构中选择功能强、质量优、信誉好、效益高、价格及费用合理的作为约定医疗单位。在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系统原则。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所选的医疗服务单位应包括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医疗服务网系统,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