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贷合同中担保人是第三人,其作用是保证借款人到期如数归还贷款本息。行为人意图诈骗贷款而由保证人提供虚假担保的,即利用保证人的信用进行诈骗。保证人因而成立共犯的,只存在于保证人明知行为人意图诈骗贷款的情形。如果保证人仅对行为人骗借贷款明知,而对其非法占有目的并无认识或不应当由认识,则不能成立共犯,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其与行为人之间不具有成立共犯的“共同故意”。如果保证人对行为人的犯罪故意的内容明知,但其本人并无非法获取贷款的意思,仍成立共犯理由在于保证人对行为人的犯罪意图明知而做出保证的行为,说明其认同行为人的犯罪故意,与行为人之间形成共同诈骗银行的故意,即使没有获取银行贷款的故意,但是这种认同已经表明其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这里的非法占有不是由其本人占有而是由行为人占有。在刑法上这种犯意上的非法占有目的与行为上实际的非法占有相分离的情形不影响其非法占有目的的刑法意义,因为非法占有由本人实施还是由他人实施不影响非法占有的故意成立。在此时应当认定为贷款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在单位作为担保人的情形下,由于单位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罪的适格主体,即使单位以单位的意思与行为人共同勾结实施贷款诈骗,也只能处罚直接责任人,而不能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有人认为“(单位)做出担保行为往往是主管人员个人借用单位名义作出的”,这里作者用了“往往”一词,到底往往是多大的比例?往往之外是否还有“不往往”的情形?对“不往往”的情形是否也参照“往往”只处罚有关责任人而对单位不做任何刑法上的否定评价?如此则让那些做出担保决定的单位责任人承担了单位的所有形式责任,这是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相背的。因此,问题又回到了贷款诈骗罪是否应当将单位作为犯罪主体这一问题上来了。在行为人与担保人共同实施贷款诈骗的情形下,贷款合同作为主合同因为欺诈而归于无效,作为从合同的担保合同因此也归于无效,但是作为担保人其责任并不因此而消失。因为担保人的虚假担保行为本身构成了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过错基础。
债务担保人有哪些?债务担保人的责任
1、按约定承担保证份额。不管担保人是一个还是多个,只要有约定,就必须按照约定的份额承担担保责任。
2、一般保证责任。一般保证是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3、担保范围。债务担保人的担保范围主要依靠债权人和担保人之间的约定,没有约定的默认为法律规定的范围。
4、债权转移后的担保责任。债权转移就意味着担保人需要承担责任的对象发生变化,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
假释担保人的限制有哪些情形
242人看过
-
担保人虚假担保是否犯罪?
498人看过
-
民法典无担保债权包括哪些,债权担保的形式
98人看过
-
在哪些情形下,担保人不能担任担保角色?
156人看过
-
民间借贷担保包括哪些形式
449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不能做担保人
383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房屋租赁虚假合同的借款担保情形包括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15在外地买了一个房子,虚假房产合同担保借款的回答是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
最高额保证的担保形式是什么,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形包括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证形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保证人除了可以和债权人就单个合同分别订立保证合同外,还可以和债权人签订一个总的合同,为一定期限内连续发生的借款合同和商品交易行为作保证,这种担保形式就是最高额保证。在这种形式下,只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保证合同约定的债权额度内进行交易,保证人就依法承担保证责任。对于超出期限以外的债权和超出最高债权额度的部分,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最高额形式
-
哪些人可以做保证人不得为哪些组织作担保不得担任保证人的情形包括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5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企业为他人提供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企业对于强令其为他人提供保证的行为,有权予以拒绝。 但以下组织不得担任保证人: 1.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货的除外。 2.学校、幼儿园、抵押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合同另有约定
-
虚假离婚包括哪些情形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151、虚假离婚,或称假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诈而做出离婚的意思表示。一般而言,虚假离婚包括两种情形: (1)通谋离婚。指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 (2)欺诈离婚。指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 2、虚假离婚当事人均未与第三人结
-
担保法对担保人包括哪些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31根据《》第七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第八条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第九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第十条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企业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