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违纪进行处罚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31 11:33:05 428 人看过

劳动法并没有赋予公司对员工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利,但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劳动法规定哪种病可以请长病假

根据劳动法规定没有确切的某一种病可以请长病假,能够说,如果医生所建议休息的时间是长于6个月的话,那么就属于长期的病假,所以这主要是根据劳动者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来进行一个判断的,当然也需要符合公司当中关于请病假的规定。

病休是我国对于员工病假薪资有医疗期的规定,伤病是可以享受医疗期待遇的。医疗期按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第一年为三个月,以后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医疗期。医疗期内除非员工过错,企业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这是对于员工伤病的保护。病假期间由于员工不上班,因此其工资并非按实计发,而是按照“日工资病假工资比例病假天数”的公式来发放。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称为“短期病假”,超过六个月的称为“长期病假”。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日数按实际休假日数计算,连续休假期内含有休息日、节假日的应予剔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8日 03: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无效相关文章
  • 对员工进行违纪经济处罚合法吗
    一、对员工进行违纪经济处罚合法吗1、根据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如果遇到劳动者在工作过程当中给自身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来进行经济处罚的。但是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就拥有着随意扣除劳动者工资的资格,这是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来进行。2、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数额;未书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二、对员工进行违纪经济处罚合法吗的法律知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3-04-21
    182人看过
  • 对员工进行违纪经济处罚合法吗
    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数额;未书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3-05-02
    134人看过
  • 对员工进行违纪经济处罚合法吗
    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告知扣除原因及数额;未书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相关法律知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3-06-01
    299人看过
  • 单位能对违纪员工进行罚款吗
    单位不可以对违纪员工进行罚款,法律并无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可以实施处罚,也即用人单位并无法律授予的罚款处罚权,所以单位对员工是没有罚款的权利的。一、领导可以私自罚员工钱吗部门领导不可以私自罚员工钱。企业设立罚款制度无法律依据,且对劳动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工作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从相关的法律的角度来说,公司没有权利对劳动者进行罚款,但公司可以扣留劳动者综合奖金,或者是劳动者给公司造成损失,可以要求其赔偿。二、快递公司罚款合法吗1、如果用人单位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了罚款,该制度已经民主程序制定,并且为劳动者知悉,则用人单位可以对符合处罚条件的劳动者做出相应的处理,否则,处罚劳动者没有依据2、遇到不合理投诉,可以将当时的事实情况及时向用人单位申诉说明,对于投诉中与事不符的内容,可
    2023-04-01
    298人看过
  • 公司可以对员工违纪进行处罚吗
    严格讲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员工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员工进行补偿。罚款和扣工资是很多单位管理员工的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罚款是让员工交出钱来,是以税后收入作惩罚;扣工资是直接在工资中扣除,是以税前收入作惩罚。罚款损害了员工的财产权,在我国,只有刑事审判和行政处罚可以作出罚金和罚款。注意,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和单位行政不是一回事。因此单位不能对员工处以罚款。至于扣工资,是在工资发放前的计算过程中扣除,此时的工资没有成为员工的财产,所以扣工资属于薪酬计算的范畴。我国对工资的扣除有过不少规定:1994年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法律、法
    2023-02-04
    139人看过
  • 公司对违纪员工进行罚款合法吗?
    关于企业能否对员工进行罚款,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罚款是用人单位行使用工自主权的体现,属于用人单位的正当管理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处罚是由具备相应职权的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因此单位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从性质上分析,罚款是一种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公司罚款员工是不合法的,公司对其一般没有罚款的权利。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手段之一,而公司不属于行政机关,所以不能对员工罚款。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了罚款内容,或者其扣减工资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用人单位其实可以采取另外一个更合理的方法来达到惩罚劳动者的目的。单位是没有罚款的权力的。但用人单位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扣发奖金这一块法律并没有禁止。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直接罚款虽然没有法律依据,但是用人单位可以在规章制度或员工手册中设立“月考核奖或年考核奖”
    2023-05-07
    422人看过
换一批
#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合同无效
    相关咨询
    • 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违纪进行处罚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5
      劳动者违纪,用人单位不能对员工进行处罚,但属于过失性辞退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违纪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按照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违纪进行处罚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22
      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现金罚款,因此,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对员工进行了现金罚款,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 2022年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违纪进行处罚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2
      劳动者违纪,用人单位不能对员工进行处罚,但属于过失性辞退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违纪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按照劳动法不能对员工违纪进行处罚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3
      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现金罚款,因此,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对员工进行了现金罚款,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 劳动法无权对违纪员工进行处罚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3
      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现金罚款,因此,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对员工进行了现金罚款,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