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宪法监督行驶的原则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4:53:07 114 人看过

一是依法监督的原则。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离开了宪法和法律的监督就失去了法律依据。人大监督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都要严格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对法定的对象进行监督。是否需要行使监督权,如何行使监督权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只有坚持依法监督,监督才能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二是职权分工的原则,或者说是不包办代替的原则。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要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就必须遵循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职权分工的原则。宪法和有关法律在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并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这样规定既可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能使国家机关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不允许侵犯和代替其他国家机关的职权,不能包办代替“一府两院”的工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责成“一府两院”予以处理解决,人大常委会不直接处理或办案。

三是监督大事的原则。

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主要应是涉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大问题。人大监督的内容应该是国家和地方事务中那些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事项。即工作监督要抓大事,法律监督要抓典型。如果事无巨细,样样都管,就容易干扰“一府两院”的正常工作。

四是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

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显著特点,是集体行使监督权。即监督意向的确定,监督行为的实施,监督结论的形成,都要按照法定程序,经过集体讨论,通过会议表决来决定。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个人视察、调查只能提出意见和建议,或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提供信息和建议。主任会议和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也主要是为常委会的监督做必要的准备和组织协调、了解督办等工作,不能直接做出决定和进行处理,任何处理决定都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做出。

这也就是说,首先民众的监督权是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具体去实现的,但人民代表大会不论是从监督的内容、方式等都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以法律为准绳行使监督权才是践行法治社会的,而且监督权的形式不能直接越权,这些相应的原则是监督权在践行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2: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监督相关文章
  • 我国宪法监督立法问题的探讨
    目前,我们比较迫切的任务是制定一部专门的宪法监督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各项内容,使之法律化、制度化,从而达到宪法监督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一监督立法应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宪法监督的客体(对象),由于我国对此目前规定的不明确,因此在拟制定的宪法监督法中应对此问题作出清楚的界定。应首先明确宪法监督的对象是抽象行为及具体行为为一体的各类主体的行为是否具有合宪性。这其中包括:①对国家有立法权限的各级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对此审查时,应首先审查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问题,是否权滥用权力等等,再者审查其制定的各项法律是否违反宪法的规定或与宪法的原则,精神有无不符之处等等。②审查具体行为合宪性,即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族人民、各政党、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行为是否合宪的问题,其中包括审查公民、法人、各类组织宪法权利被侵犯的案件。如《民事诉讼法
    2023-04-24
    440人看过
  • 我国的宪法实施监督制度是怎样的?
    (一)我国对宪法实施监督的历史发展建国后第一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第27条),从此确定了我国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模式。但除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国务院和省的违宪决定等文件的职权(第31条)外,缺乏有关监督的具体程序,并且实践不多,可以说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在当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后来在左倾思想的干扰下,宪法本身也没有得到充分实施。1975年宪法对于监督宪法实施的问题只字未提。十年动乱,权利无保障,宪法不起作用,也谈不上什么合宪性审查。1978年宪法在条文中恢复了监督宪法实施的字样,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但在具体制度上仍然没有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年只举行一次会议,会期不满一个月,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常性地监督宪法的实施,也不切实际。(二)现阶段的宪法监督制度现阶段的宪法监督制度是由1982年宪法规定的
    2023-04-24
    482人看过
  •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不足
    首先,宪法监督的内容仅停留在在理论上无现实的约束力。这对于宪法监督的功能而言无疑是个缺憾。我国宪法在对违宪行为的审查上,局限于对抽象的违宪行为的监督审查,虽然宪法规定了一套纵横交错的监督网,但只限于法律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对其它方面监督内容很少。尤其是对具体的违宪行为的监督几乎无从展开,并且对各类社会主体的违宪性审查,也没有明确规定,缺少了法律确认与程序保障,现实中宪法监督缺少约束力,使得人们无法清楚的获知宪法监督的对象与内容。其次,缺乏宪法的专门监督机构。从历史的护宪规律来看,一个重要的趋势即是违宪审查主体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以至监督组织专门化的趋势。我国虽然有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负责进行宪法监督,但其并非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由于它同时身兼立法与监督二职,故通常来讲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倾向于自己制定法律是合宪的而忽视对其的法律监督;另一方面以目前人大的组织形式及工作特点也不利于宪法经常性的监督。由于会
    2023-04-24
    464人看过
  •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的缺陷
    现在我国有两种违宪审查模式,即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缺陷在于: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期限以及违宪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事后审查模式,但在实践中却从来未被用过。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审查的主体,只是笼统的把权力交给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我国违宪审查的对象很窄,内容也不充实;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缺乏严格的关于宪法监督程序的规定,并且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行性;我国违宪审查缺乏严惩性,仅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罚,这种力度过轻,便不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不利于严格的宪法秩序的建立。另外,对于违宪的界定不清。现阶段理论界的代表观点关于我国宪法监督的模式,理论界存在着许多观点。代表性的观点如下:1.在全国人大下设宪法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在这种模式下,宪法委员会作为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专门机构,其性质,地位和专门委员会相同,任务是在全国人大及其
    2023-04-24
    157人看过
  •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宪法监督制度,指的是特定的宪法监督机关依一定权限和程序,取缔或撤销违反宪法的事件或行为,追究违宪责任,保障宪法实施的一项法律制度。宪法监督制度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宪法监督的主体,即宪法文件或宪法惯例授权的特定国家机关;二是宪法监督的对象,即违反宪法,危害宪法秩序的事件或行为以及对事件或行为的发生负有责任的主体;三是宪法监督的方式,即特定国家机关依监督权限进行监督应遵循的条件和程序等;四是违宪救济的手段,主要指通过纠正或制裁违宪行为来维护宪法尊严,表现为撤销违宪的法令文件,弹劾罢免违宪人员等。众所周知,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等问题,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与宪法的这一地位相适应,宪法监督制度也是现代民主社会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当代的宪法监督制度最早源于1954年宪法的规定,1982年的宪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关于宪法监督体制和
    2023-04-24
    91人看过
  • 对我国宪法监督的理解与认识
    我国宪法监督的概念是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舆论、公民等的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审理违宪事件的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监督权和什么权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监督权和选举权、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政治自由、人格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人身自由、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通信自由和秘密权、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活动权。根据《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2023-07-20
    342人看过
  •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模式是立法机关的监督模式,可以归纳为一元多层次审查式的宪法监督模式。所谓一元即指在我国宪法监督体制中,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宪法监督主体①;所谓多层次是指立法机关的宪法监督权被不同级别的立法机关所共同享有;所谓审查式是指我国宪法监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自己的下级国家权力机关及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是否违宪。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的监督《宪法》第62条第2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此宪法条文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宪法监督机关的地位。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这种可能性似乎又没有。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宪法解释权,对宪法的不同理解应以它的解释为准,它制定的法律就是对宪法的解释,因此,法律违宪的可能性极低,除非全国人大对宪法有不同的解释。这或许是全国人大尚无宪法监督实施案例的原因之一。同时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会议制的工作方式,从组织体
    2023-04-24
    343人看过
  • 我国宪法监督可采取的模式设想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所有立法的基础,规定着国家根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社会制度,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但光拥有宪法,并不一定意味着宪政的实现,如果宪法不能保证实施,那它也不过是一纸空文。要保证宪法的实施,有一项重要的制度,那就是宪法监督。英国是最早产生资产阶级宪法的国家,但当时并没有出现专门意义上的宪法监督。近代宪法监督制度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799年法国《共和国八年宪法》,它设立了护法元老院,并赋予元老院撤销违宪法律的权力。对现代宪法监督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803年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此案第一次在美国开创了司法机关审查违宪立法的先河,在此基础上最终确立了美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一)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模式此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作为常设机关来协助法律监督,以解决监督不能经常性进行的问题。我国已有八个专门委员会,增设新的专门委员会不涉及
    2023-04-24
    300人看过
  • 宪法是规定我国的那些制度的原则
    (1)序言就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宪法序言的内容都是有关宪法本身的规定,诸如制定宪法的宗旨、目的和依据,制定宪法的经过,宪法的构成,宪法的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原则,宪法的地位等。(2)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国家的标志与象征制度。由于国家本质的不同,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及教育、科学和其他文化制度等。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经济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2023-06-03
    448人看过
  • 宪法监督部门的行政监察是什么意思
    一、行政监察的含义行政监察是指在行政系统中设置的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监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在监察活动中,向行政机关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堵塞行政管理中的漏洞,避免和减少工作失误;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进行查处,依法进行纪律制裁;依照法律支持和鼓励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进而提高其依法行政的水平,廉洁高效地工作,达到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对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实施行政监察活动的主体是设立在行政系统中专司行政监察职能的机构。这一机构所实施的行政监察活动,属于行政机关的一种专门内部监督。(二)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如企事
    2023-06-03
    304人看过
  • 宪法规定什么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的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论述宪法实施监督方式宪法实施监督方式有:1、事先审查;2、事后审查;3、附带性审查;4、宪法控诉。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部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实施监督,宪法授权或宪法惯例认可的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宪法的解释、修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监督活动,并以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合宪性审查,取缔违宪事件,制裁违宪行为,追究违宪责任的一系列活动。旨在使宪法的规定得到准确的实施和完全的实现,实现宪法制定者的立宪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
    2023-08-12
    398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监督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本文介绍了宪法监督的定义和内容,包括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宪法监督是为确保宪法的实施而设立的法律制度与相关活动,是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国家法制的重要手段。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确保宪法的实施而设立的法律制度与相关活动。内容:1、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2、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宪法监督的范围:涵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和规定。因此,宪法监督的范围应该涵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利和行使权力的限制。例如,宪法规定了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责任,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遵守法律和法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023-08-29
    71人看过
  • 宪法监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保障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内容:1、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2、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机关是()。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离开了宪法和法律的监督就失去了法律依据。除了监督宪法实施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行使修改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
    2023-07-05
    63人看过
  •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监督权主要有哪些
    公民的监督权主要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行使公共权力人员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它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另外,公民的许多权利具有监督国家权力的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与人格权;5、监督权;6、社会经济权利;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8、妇女保护权;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公民政治性义务主要内容如下:1、遵守宪法和法律;2、维护国家统
    2024-05-01
    392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监督是指对国家宪法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旨在确保政府及其机关、公民和法人团体在行使权力时遵守宪法规定。这一监督机制通过法律手段,包括司法诉讼、宪法诉讼等,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追责,保障宪法权利的实现。 其目的在于维护宪政原则、保障... 更多>

    #宪法监督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的范围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30
      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舆论、公民等的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 宪法规定,我国的监督机关是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2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 什么和什么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10
      我国的宪法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2、法制原则。 3、基本人权原则。 4、权力制约原则。
    • 我国是狭义宪法监督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7
      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舆论、公民等的监督; 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1.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2.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
    • 我国现行宪法的原则性要求是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8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