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在战时情况下,公民对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能够提供而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战时自伤既遂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战时自伤罪既遂可以追究以下刑事责任:
1、构成本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法第450条所称的军人。
二、对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是指明知是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而提供给武装部队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节严重,主要是指为谋取私利而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提供重要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不合格的;战时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因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等情形。
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战时提供重要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不合格的;因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等情形。
三、拒传假传军令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拒传假传军令罪认定标准如下:
1、导致首长、上级决策失误的;
2、作战任务不能完成或者迟迟完成的;
3、人员死亡一人以上,重伤二人以上,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4、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物资损坏,直接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
5、对作战造成其他危害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拒传、假传军令罪,拒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是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
-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416人看过
-
定刑标准对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既遂的影响
156人看过
-
什么是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的主体要件有什么
225人看过
-
犯战时拒绝军事训练罪既遂会怎样?
447人看过
-
如何界定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刑事责任?
163人看过
-
揭秘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实际运用
10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一般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既遂有何意义?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2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者重要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军事设施毁损的等情形。
-
认定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既遂后会被怎样判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2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者重要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军事设施毁损的等情形。
-
战时拒绝征召军事训练构成什么罪名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24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
-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拒绝军事征收征用和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1-10-12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四)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军事抗战被拒绝征收罪处罚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2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四)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