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患病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3 01:30:10 467 人看过

如何在您生病期间终止劳动合同时保护您的权利。患病期间,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赔偿金(每工作一年2个月的工资)

2。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疑似职业病患者

(2)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3)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4)女员工怀孕、分娩和哺乳期的(5)(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I.根据劳动部发[1995]309号文第34条的规定,如果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时生病,累计医疗期未到期,但劳动合同期满,需要停止工作休息和治疗,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医疗期满;在医疗期间终止医疗的,可以在医疗终止之日终止劳动合同;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办理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退休或者辞职手续。如果不需要停止工作、休息和治疗,只要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就可以终止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保发[1994]479号)

第四条医疗期为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假计算;6个月按12个月内累计病假计算;9个月按15个月内累计病假计算;12个月按累计18个月病假计算;18个月按24个月内累计发病时间计算;24个月按30个月内累计病假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7: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文章
  • 非因公患病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单位上班因身体原因被辞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二、代付通知金按日补足的标准是什么?代通知金按日补足的标准是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
    2023-03-21
    94人看过
  •  劳动者患病是否影响劳动合同的解除?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如果职工患病,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满足被追究刑事责任、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其他情形之一,就可以除外。因此,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不得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我国,如果职工患病,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除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以及其他情形。 【企业规定】职工患病,哪些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职工患病或
    2023-08-20
    89人看过
  • 患病后怎么解除劳动合同呢
    患病职工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解除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其他。患病后怎么解除劳动合同呢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2-06-27
    387人看过
  • 如何解除患病职工劳动关系?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后,双方均不得擅自解除劳动关系,否则需要支付巨额赔偿金。职工受伤经治疗被认定无法痊愈或者不能再胜任此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但需经济赔偿金,若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受伤该如何解除患病职工劳动关系?一、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第六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
    2023-04-17
    372人看过
  • 职工患病期间协商解除合同
    韦先生是某化工厂的一位老职工,在该厂已经工作13年,跟厂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今年元月份,因腰疼难忍去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脱出,需住院治疗。单位表示最多给两个月的治疗期,两个月后他出院上班。厂领导根据本人的申请安排他到传达室上班,不料3个月后,旧病复发,又住院治疗20多天才出院。出院后他再次要求上班,厂里没有同意,一周后,单位书面通知韦先生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关于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决定解除劳动合同。他对此不服,认为企业把他赶出大门太不尽情理,难道劳动者生病连治疗的权利都没有吗?问:单位的做法是否合法?可以要求继续在该单位上班吗?本案中由于用人单位对医疗期在理解和操作上存在偏差,导致做出了依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对韦先生解除劳动合同的错误决定。韦先生要求回单位继续工作的正当
    2023-04-22
    170人看过
  • 一方患病期间能否解除合同
    除非劳动者在治病期间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患病期间员工被解雇是否合法?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员工长期请病假,只有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医疗期如何计算呢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2)
    2023-07-29
    405人看过
  • 女职工三期期间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如何保障女职工权利
    一、女职工三期期间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法》1、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活动。(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以此,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为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女职工保护规定要求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二、如何保障女职工权利(一)《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
    2023-12-16
    279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纠纷中的权利保护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除或终止如何保护您的权利首先,关于公司非法终止劳动合同及其赔偿和福利纠纷,以及公司未购买社会保险造成的经济损失,你可以先找公司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失败,您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您对仲裁裁决不满意,您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后15天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您可以向公司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对试用期内拖欠的社会保障附加费进行调查和处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合同的补偿标准是什么新劳动合同的解释法律:第47条[经济补偿金的计算]第47条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如果期限少于六个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设区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该地区雇员平均月薪的三倍,则应向雇员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雇主所在地区,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应为雇员平均月工资的三倍,支
    2023-05-07
    347人看过
  • 员工患病解除劳动合同,医疗补助如何计算?
    需要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进行计算:(1)如果经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办理病退手续、退出工作,享受退休待遇。(2)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单位调整的工作的,单位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发给。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工龄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和医疗补助(医疗补助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是不低于六个月工资,但对于患重病和绝症的应当增加,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员工患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是怎样的员工在医疗期间内,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就是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
    2023-07-07
    273人看过
  • 患病解除劳动合同条件有哪些
    对于生病员工的解除劳动合同法规定如下:首先,职工在患病期间,企业必须依据其在公司具体的参与工作年限以及在职的工龄来提供长达三至二十四个月的医疗休假时间。其次,如果职员在法定医疗期内仍有疾病困扰的话,雇佣方是绝不允许依法终止他们的劳动合同。再者,若职工患病且医疗期结束之后仍然无法胜任原来的职务或者未能适应调整后的新职位,此时用人单位则有权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
    2024-05-20
    139人看过
  • 职工患病期间单位和我解除劳动合同,要怎么办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024-05-15
    493人看过
  • 劳动者因患病解除劳动合同时的赔偿问题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件(1)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用人单位;(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的,要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解除劳动合同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只要是约定解除,那么双方协商好劳动合同就可以按时解除,但是如果双方没有进行协商,那么依照正常的程序,一方当事人想要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到另一方,但是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来随意辞退劳动者。《
    2023-07-13
    404人看过
  • 患病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签署的协议,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重要的法律凭证。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在住院医疗期间享有病假工资,并且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关系。那么患病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什么呢?一、患病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1、法律对员工医疗期有何具体规定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因此,在当事人确实有病需要治疗的情况下,只要请病假的时间不超出医疗期,单位应当批准病假并支付病假期间的工资。2、单位在医疗期内能否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医疗期内的员工,除非员工有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外,用人单
    2023-04-17
    493人看过
  • 职工在患病期间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
    2023-06-14
    214人看过
换一批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咨询
    • 患病期间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吗,是如何回事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3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只要劳动者患病,医疗期内,单位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而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
    • 劳动合同之内患病该如何解除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4
      生病后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支付一个月的额外工资。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标准为:每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 公司患病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解决呢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6
      员工因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患病如何走法律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3
      患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打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 工伤后患病期间为什么要解除劳动合同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5
      因为在劳动者工伤期间未痊愈的用人单位不能喝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