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犯罪行为获解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0 22:30:12 428 人看过

该段内容介绍了刑事案件中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意味着在刑事责任方面,司法机关对事件当事人所作出的不给予刑事追究的决定,而当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作出有罪判决时,通常意味着当事人将面临监禁等刑罚。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存在以下情形的,则不追究刑事责任:

1、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显着轻微”与“犯罪情节轻微”两者的不同。前者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后者则已经构成了犯罪。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此类法定情形是指,当案件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时,将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在我国,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特赦令;

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特赦令具有免除刑罚,终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此类案件是指自诉案件,自诉案件需要自诉人(往往是被害人)自己到法院对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起诉,如果自诉人没有起诉,则不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具有人身专属性,是一种严格的个人责任,刑事责任只能由犯罪分子本人承担,不可转移,不能替代,亦不能及于没有犯罪的第三者。

所以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时,专属于其个人的刑事责任也随之消灭,自然不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不 追 究 刑 事 责 任 的 刑 事 案 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已经及时纠正并消除影响的;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经特赦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告诉后经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没有遗产可供执行死刑,又无法清偿债务的;作为被害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告人犯罪行为,表示认可或者悔过,并积极促使被告人退赃、赔偿损失或者赔偿债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受强制、威吓等无法继续进行诉讼的;被告人、罪犯自杀,没有遗产可供执行刑罚的;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已经受到处罚,其他被告人仍符合追诉条件的,应当对部分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其他被告人不再追诉;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情形。

这些情况下的刑事案件,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司法机关将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从而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了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牢记法律的规定,不轻易违法犯罪,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中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说明,其中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经特赦免除刑罚、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情形。这些情况下的刑事案件,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司法机关将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从而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了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牢记法律的规定,不轻易违法犯罪,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00: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相关文章
  • 危险驾驶罪的六种行为是什么
    所谓“危险驾驶罪”,主要涵盖了下列六大类行为:首先是酒精含量达到摄入标准之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其次是参与过度竞速,情节特别恶劣或者严重者;再有就是严重超出规定时速进行行驶;紧接着的是严重超限载货;未获得合法证书或者被吊销专项驾驶资格之后仍试图驾驶车辆;最后还有在道路上驾驶明知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械部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7-29
    98人看过
  • 犯罪行为包括哪两种
    法律综合知识
    有不作为和作为两种。作为的形式是指作为的表现方式。作为虽然是行为人的一定的身体动作,但行为人在实施作为犯罪的时候,并不限于利用本人的肢体以实现一定的犯罪意图,而且还利用各种犯罪工具及其手段,将本人的犯意付诸实施。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关系。由于不作为的复杂性,它一直是行为理论上争论的焦点问题。不作为是不是一种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待论证问题。各种行为理论都力图证明不作为的行为性,可以说,有作为的行为性是检测各种行为理论的试金石。
    2023-06-14
    263人看过
  • 犯罪行为有什么种类
    法律综合知识
    犯罪行为有不作为和作为两种。作为的形式是指作为的表现方式。作为虽然是行为人的一定的身体动作,但行为人在实施作为犯罪的时候,并不限于利用本人的肢体以实现一定的犯罪意图,而且还利用各种犯罪工具及其手段,将本人的犯意付诸实施。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024-05-09
    68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六种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六种民事法律行为有以下六种:1.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合法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3.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4.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可分为:意思表示行为为和非表示行为。5.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6.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可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二、民法典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恢复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规定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
    2023-05-06
    257人看过
  • 汽车危险驾驶罪六种行为有哪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所规定,以下六类行为被视为汽车危险驾驶罪:1.在道路上疯狂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者;2.饮酒过量后驾车前行;3.在从事校车业务或为乘客提供运输服务时,超额搭载人员或超过标准速度驾驶者;4.在处理危险化学物品过程中,违反相关法规,危及到公共安全的驾驶员;5.明知以上第三款或第四款情形而仍进行操作,并对其负有直接责任的汽车所有者或管理者;6.在实施以上行为的同时,还触犯了其他相关法律条款的驾驶员。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将面临拘役以及罚款等严厉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
    2024-07-27
    62人看过
  • 犯罪行为人如何获取缓刑?
    一、犯罪行为人如何获取缓刑?争取缓刑,就要有证据证明自己符合缓刑的条件。缓刑是指由于犯罪分子具有良好的认罪态度,审判长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给予其一定的考验期,暂时中止对犯罪分子的刑罚的一种制度。如果要想在法庭上争取缓刑,首先就要明白自己是否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
    2024-01-11
    71人看过
  • 盗窃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盗窃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视情况而定。如果盗窃涉案数额达到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犯罪行为,达不到刑事立案就是一般违法行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相关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怎样的是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有害性
    2023-07-22
    79人看过
  • 不能获得假释的犯罪行为
    我国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不得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1)不管对罪犯所判处的是什么刑种与刑期,对累犯不得假释。(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伤害、武装叛乱、武装暴乱、劫持航空器等罪。(3)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此外,法律对适用假释规定了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根据刑法第82条规定,对于犯罪人假释的,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撤销假释的情形假释的撤
    2023-07-05
    336人看过
  • 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尚不构成犯罪就是不符合犯罪要件的,不追究刑事责任,进行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行为属于违法,但其违法程度较轻,还没有达到法律所要求的犯罪程度或条件,当事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但只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不属于犯罪,也就是虽违法,但不犯罪。普通的违法行为,尚未触犯刑律,或犯罪金额不够一定标准时,在法院审判或公安机关侦办中,将给出尚不构成犯罪的结论。可批评教育或当庭释放。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扣几分一、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扣几分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扣十二分。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肇事逃逸的人员,不仅会扣十二分,还会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
    2023-07-11
    203人看过
  • 哪种行为属于诈骗犯罪
    法律综合知识
    1、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构成诈骗罪的行为一般包括虚构事实以及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2、立案一般需要身份证明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本,诈骗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证据材料。例如双方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通话记录等。遭遇诈骗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去附近公安机关报警或者电话进行报警都可以。诈骗罪低于立案标准,可以追究当事人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诈骗公私财物,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诈骗公私财物,构成诈骗罪的,其量刑标准如下: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至十万元以
    2024-04-24
    155人看过
  • 脱岗行为是犯罪吗?——是盗窃还是诈骗?
    构成盗窃罪,行为人的逃单行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是用平和的手段破坏店家的债权请求权而获得了不用支付相关费用这种财产性利益的行为。行为人在事实上已经现实、具体地获得了免于支付就餐费用或者住宿费的财产性利益,并且店家没有处分意识,故不构成诈骗,应构成盗窃罪。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单位还是个人1、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个人。有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等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是贷款诈骗罪。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22
    9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六种行为主要是哪些
    交通肇事罪的六种行为包括:(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一、交通肇事罪精神损害赔偿的影响因素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要考虑的是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包括侵权行为的手段、行为方式、侵权行为的时机和频率、持续时间、侵权人对恢复受害人权益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侵权人的获利能力、经济地位和承受能力。2、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当考虑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短期的、长期的还是永久性的,是否会影响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及影响的程度。如果影响严重,赔偿金额应相对较高。损害还应结合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和伤残等级。评级越高,补偿金额越高。相反
    2023-06-25
    320人看过
  • 六种非法占有行为有哪些?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六种情形:(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解与认定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据朝阳区检察院有关人员介绍,由于司法实践中对2009年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中入罪条件掌握得较低,使得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的认定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如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解释》第六条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了推定式处理
    2023-08-06
    112人看过
  • 犯罪行为人犯了何种罪会判死缓?
    一、犯罪行为人犯了何种罪会判死缓?行为人犯了很严重的罪的,是会被判死缓的。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死刑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刑罚,死刑和死缓的主要不同区别也体现在两者的适用条件、刑罚执行方式和审判程序上,死刑适用于及其恶劣的犯罪分子,但死缓有法定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1、行为人罪该处死刑,如果行为人罪不该处死刑,则不能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不必立即执行,一般是指罪该处死刑的罪犯,有投案自首、立功表现或有其他从宽处罚的法定条件,或者犯罪主体在智力上存在明显障碍,或者被害人本身有明显过错
    2024-01-07
    213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 更多>

    • 脱逃罪属于行为犯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23
      逃脱罪其实是属于行为犯的,其实目前我国刑法中一直都没有对行为规范作出明确的规定,普遍的认识是,行为犯主要是指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也就是行为人只要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不管有没有造成相应的后果都已经构成犯罪了。
    • 脱逃罪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3
      脱逃罪是行为犯,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 2.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本罪主要特征: (1)犯罪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 (2)侵犯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
    • 非法行医犯罪行为五种情形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7
      一、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是: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二、司法解释还规定,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情节严重”: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2
    • 行为犯和脱逃罪有什么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2
      所谓行为犯,是跟结果犯相对应的,简单的说,就是一旦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不管产没产生结果,都构成了犯罪的既遂。具体到脱逃罪,他是一个结果犯而非一个行为犯!脱逃罪是指擅自逃离羁押或者逃离改造场所的行为。
    • 交通肇事罪,行为的六种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7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