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之诉是解决公司僵局的最终机制,也是公司被实施安乐死的一种形态之一。其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关于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的规定。
从文义解释的原则来看,提起该类诉讼需满足几个关键的法律要件:一是股东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导致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公司僵局;二是公司的继续存在不仅不能为股东带来投资利益,反而使得股东利益将会受到严重损害;三是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股东争议,只能解散公司后进行清算。
应当说,由于公司法只有上述原则性规定,导致公司解散之诉的受理条件与裁判要件在司法实务中极易产生争议。尤其是在如何理解经营管理的含义;如何判断公司已经形成了严重困难和僵局;以及通过其他途径的救济等是否属于解散之诉应予受理或公司应被解散的前置条件等方面容易发生歧见。为此,公司法之解释二作了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但依然歧见重重,需要进一步的析难辨疑。
一、公司解散之诉的受理条件
公司法解释二对可以作为法院受理公司解散之诉的法定事由列举性地规定了下列四种情形: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笔者认为,上述四方面的情形既是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受理条件,也是法院能否据此作出解散公司判决结论的实体裁判规则。在提起解散之诉时,请求解散公司的股东在涉诉理由方面的表达必须满足上述四项条件之一方可将其起诉纳入可予受理的范畴。当然,法院对原告所提交的立案证据仅限于形式审查,这些证据是否具备对公司僵局的实质性的证明力则是实体审理的任务,法院不得在立案时要求原告证实的确已经构成了公司僵局。
必须注意的是,上述条件中的经营管理和严重困难所指向的内容是指公司的治理机构及治理状态,而非指公司本身的日常经营性事务遇到了困难。公司实务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形,即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已经完全瘫痪,但公司在实际控制人的管控下本身的经营能力却并未受到损害,依然运转正常并能够开展正常的商事交易和经营活动。因此,这里的经营管理和严重困难应当理解为在公司的治理状态方面构成了冲突和僵局,而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是公司的商业经营能力陷入困境。否则,等于认可当存在公司僵局但公司在实际控制人的管理下依然能够正常经营情形下的股东解散诉权将被永远剥夺的状态。
-
公司解散诉讼时效:疑问与解答
168人看过
-
司法强制解散诉讼
274人看过
-
公司行政解散和司法解散制度的差异
109人看过
-
我国公司法人制度解析
151人看过
-
论公司僵局与公司解散、清算制度
171人看过
-
公司解散诉讼由谁举证,公司解散诉讼的法律规定
432人看过
公司解散是指公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后死亡的法律行为。公司解散的原因: 1、被吊销营业执照; 2、股东大会作出解散决议; 3、因公司资不抵债破产而解散。 公司解散时,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公司解散必然导致劳动关系提前终止。用人单位... 更多>
-
有限公司司法强制解散诉讼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3司法强制解散诉讼是指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持有公司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请求人民法院强制解散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该制度规定于公司法第183条。 1、司法强制解散诉讼的原告 以人合为基础而构成的有限公司,如股东意见不合或某种利益发生冲突,在公司无法进行正常经营活动或无法由股东会作出决议解散的情况下,拥有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行使司
-
公司解散员工补偿制度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0按劳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
-
有限责任公司司法强制解散诉讼中,如何确定强制解散公司的诉讼主体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5司法强制解散诉讼是指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持有公司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请求人民法院强制解散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该制度规定于公司法第183条。 1、司法强制解散诉讼的原告 以人合为基础而构成的有限公司,如股东意见不合或某种利益发生冲突,在公司无法进行正常经营活动或无法由股东会作出决议解散的情况下,拥有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行使司
-
解散公司诉讼的公司解散的效果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9公司解散的效果如下:1、公司进入清算程序,通过清算,结束解散公司的既存法律关系,分配剩余财产,从而最终消灭其法人资格。2、公司仍存续,但应停止积极营业活动。3、解散公司在特定情形下仍可恢复。
-
公司解散案例分析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基本案情 当事人:原告,姜某,被告,成某、刘某、程某 清算组成员责任纠纷 2016年1月,姜某与XX餐饮公司口头约定,由姜某向XX餐饮公司供应肉品,货款按月结算,次月前支付上月货款。自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姜某共计供货款30万元,XX餐饮公司未支付货款。 XX公司于2014年5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股东为成某、刘某。工商资料显示,XX公司2014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中公司负债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