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定是转移婚内财产
认定是转移婚内财产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1.将名下银行存款或股票账户资金等取出或转账到他人名下;
2.与他人串通,将不动产、车辆等过户到第三人名下,但实际所有人还是自己;
3.将名下资产出卖,取得现金,规避分割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二、婚内转移财产可否提起离婚
起诉离婚的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婚内转移财产不一定是夫妻感情破裂,必须要提供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才能满足起诉离婚的要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三、转移婚内财产如何举证
转移财产证据一般有以下几类:
1.存折证据,记下其开户行,无论其将款转入何方,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可以申请法院查询转账记录,法庭上让其说明存款去向和用途,审核其转款必要性;
2.其收入状况的证据,必要时律师出面调查,如果对方有很高的收入,但又不见存款,法庭上责令其说明收入开支,审查开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对于低价出售夫妻共同财产和利用关联企业恶意负债的;
4.对于制作虚假债务的;
5.如果出现一方私自出售夫妻共同房产,或者私自赠与第三人的情况,另一方可以依法主张买卖合同无效(但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除外),并可以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
如何转移婚内财产,转让婚内财产的效力如何
145人看过
-
认定婚内财产转移的标准
435人看过
-
二婚转移共同财产是否犯法,转移共同财产如何认定
102人看过
-
法院如何认定财产转移
365人看过
-
婚内转移财产,婚内财产转移怎样办
275人看过
-
如何判定离婚财产转移离婚时如何应对转移财产
93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如何转移婚内财产转移婚内财产有效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8婚内财产分为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一方对其个人财产的处置是有效的,但若一方独自转移婚内共同财产,则是无效的,另一方可以诉讼至法院,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
怎么转移财产, 离婚案件中如何认定恶意转移财产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6一、怎么转移财产离婚案件中转移财产的情形非常常见,具体包括以下情形:1.转移已有存款;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3.私自出售房屋;4.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5.私自无偿转让或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等。二、离婚案件中如何认定恶意转移财产恶意负债的情形一般有:1.制作虚假的欠条;2.虚报开支;3.利用关联企业负债等。
-
如何起诉夫妻离婚恶意转移财产呢,该如何认定转移财产呢?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2(一)一般离婚案件中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形有: 1、转移已有存款 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 3、私自出售房屋 4、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 5、私自无偿转让或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等。 (二)恶意负债的情形一般有:1、制作虚假的欠条 2、虚报开支 3、在法院打虚假债务官司 4、利用关联企业负债等。 三、离婚恶意转移财产如何应对1、搜集其存折线索,记下其开户行,无论其将款转入何方,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可以申
-
转移财产和隐匿财产如何认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3隐匿或者转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表示有财产,但是想办法把这些财产隐匿或者转移,使得在外表掩盖下,本人无财产的状况,反应出行为人的主观恶性。2、通常情况隐匿或者转移财产有以下一些方式,一是隐匿存款事实或隐匿存款账户,将存款取出后另存他人名下。二是隐匿不动产。将产权交易过户到他人名下,以他人名义购买房产或者婚前双方出资购房记在一人名下。三是其他方式,以上回答,敬
-
恶意转移财产,转移财产的恶意行为是如何认定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7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8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1](一)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