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比例原则是怎样的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在全面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适当方式进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因而也被称为“最小侵害原则”、“禁止过度原则”、“平衡原则”等。比例原则是在符合宪法的前提下,先考虑手段的有效性,再选择对公民权益侵害最小的手段来实现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的目标。最后还必须进行利益上的总体斟酌。考察此手段实现的目标价值是否过分高于因实现此目标所适用的手段对公民的人身财产等基本权利的损害价值。
一、适当性原则
又称为妥当性原则、妥适性原则、适合性原则,是指所采行的措施必须能够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行政目的达成并且是正确的手段。也就是说,在目的---手段的关系上,必须是适当的。这个原则是一个"目的导向"的要求。通说认为,即使只有部分有助于目的之达成,即不违反适当性原则。并且这个最低标准不是以客观结果为依据的,而是以措施作出时有权机关是否考虑到相关目的为准。在行政实践中,任何一个措施都"多多少少"会有助于达成目的,因此本原则实际很少起作用。这也是比例原则"三分法"受到非议的原因所在。
二、必要性原则
又称为最少侵害原则、最温和方式原则、不可替代性原则。其是指在前述"适当性"原则已获肯定后,在能达成法律目的诸方式中,应选择对人民权利最小侵害的方式。换言之,已经没有任何其他能给人民造成更小侵害而又能达成目的的措施来取代该项措施了。这里实际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存在多个能够实现法律目的的行为方式,否则必要性原则将没有适用的余地;其二是在能够实现法律目的的诸方式中,选择对公民权利自由侵害最轻的一种。可见,必要性原则是从"法律后果"上来规范行政权力与其所采取的措施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中国的成语"杀鸡焉用宰牛刀"可以看作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诠释。
三、狭义比例原则
又称比例性原则、相称性原则、均衡原则,即行政权力所采取的措施与其所达到的目的之间必须合比例或相称。具体讲,要求行政主体执行职务时,面对多数可能选择之处置,应就方法与目的的关系权衡更有利者而为之。[5]比例性原则是从"价值取向"上来规范行政权力与其所采取的措施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但其所要求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考量,仍需要根据具体个案来决定。也就是说,狭义的比例原则并非一种精确无误的法则。它仍是一个抽象而非具体的概念。当然,狭义的比例原则也不是毫无标准,至少有三项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人性尊严不可侵犯"的基本准则;公益的重要性;手段的适合性程度。
宪法中对于比例原则的规定,是为了平衡宪法的执法力度,宪法对于我国来说,是立国和治国的根本,那么宪法也是需要一种力量来平衡的,根据实际情况,这种力量就需要从宪法中出来,比例原则的规定使得宪法的力度得到了一种必要的平衡,这样才能保证宪法的正常使用。
-
比例原则是刑法的量刑原则吗?
333人看过
-
法律规定什么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317人看过
-
作为宪法原则的正当法律程序
202人看过
-
普通法律与宪法的一致性原则
133人看过
-
宪法基本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
104人看过
-
我国宪法惯例与法律判例的比较分析
309人看过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更多>
-
修改宪法原则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06修改宪法原则的法律规定: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 三、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的规律,确保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
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原则的区别甘肃在线咨询 2024-05-15宪法原则和基本原则的区别如下:1、宪法原则包括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法治原则;2、对立统一,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基本原则是可妥协的;3、性质不同,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为灵活,伸缩余地较大。总之,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整个民事诉讼活动具有宏观指导性,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均应遵守。
-
宪法中的比例原则到底有哪些规定啊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8比例性原则、相称性原则、均衡原则,即行政权力所采取的措施与其所达到的目的之间必须合比例或相称。具体讲,要求行政主体执行职务时,面对多数可能选择之处置,应就方法与目的的关系权衡更有利者而为之。[5]比例性原则是从“价值取向”上来规范行政权力与其所采取的措施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但其所要求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考量,仍需要根据具体个案来决定。也就是说,狭义的比例原则并非一种精确无误的法则。它仍是一个抽象而
-
宪法修改原则是什么呢?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29宪法修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统一。只有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