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共同诉讼不准撤诉裁定书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21:26:07
492 人看过
必要共同诉讼不准撤诉裁定书范文
XXXX人民法院
(XXXX)X民初字第XX号
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与一审民事判决书样式相同。),本院在审理……(写明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中,原告XXX于XXXX年XX月XX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本院认为,……(写明准许或不准撤诉的理由)。依照……(写明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裁定如下:……(写明裁定结果。分两种情况:)第一,准许撤诉的,写:准许原告XXX撤回起诉。……(不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第二,不准撤诉的,写:不准原告XXX撤回起诉,本案继续审理。
必要共同诉讼简介
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在两人以上,具有同一诉讼标的,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在裁判中对诉讼标的合一确定的共同诉讼。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但在中国民诉立法之初,由于对其缺乏深入的研究,加之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该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应将必要共同诉讼区分为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提升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立法的科学性,扩大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排解纠纷的机能。
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
2、诉讼标的的同一性;
3、共同诉讼人必须共同参加诉讼;
4、共同诉讼人行为具有一致性;
5、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合一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准许或不准撤诉行政裁定书
392人看过
-
必要诉讼共同人的规定
102人看过
-
不交诉讼费按撤诉处理裁定书范本
496人看过
-
离婚自动诉讼撤诉有裁定书吗
305人看过
-
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不宜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
300人看过
-
必要的共同原告不参加诉讼
34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原告撤诉必须有撤诉裁定书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9法律没有具体的规定,我国法律对与申请撤诉的法院审查期限没有做明确规定,一般认为和起诉审查的期限一致,即在七日内做出是否准许撤诉的裁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撤诉必须出具裁定书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61、被告是否签收肯定不影响该案件的结案。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准许原告的申请,而被告无权决定该诉讼是否进行下去。极特殊的情形:被告提出过反诉,并且合并审理的,则原告单方撤诉不终结案件。2、法院结案时间是撤诉裁定书作出之时,而非送达之时。依据是最高院民诉法司法解释之中关于案件审理期限计算的规定。3、一般情况而言,尽管不影响案件报结,但是也必须向被告送达撤诉裁定书,包括公告送达等方式。否则尽管
-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诉讼是必要共同诉讼还是共同诉讼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041、人数不确定的代表诉讼是共同诉讼。 2、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是指在起诉时如果共同诉讼人的人数不能确定,则由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推选出代表人,代替全体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的代表人诉讼。 3、只有共同诉讼,才能适用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4、在必要共同诉讼中,如果人数不确定,就不能适用代表人诉讼。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只存在共同诉讼,由登记权利的当事人推选,推选不出由法院提出代表人进行协商,协商不
-
准许自诉人的撤诉裁定书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12法院是准许自诉人撤诉裁定书的,但是有情况限定:1、对于属于《解释)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七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经人民法院说服,自诉人要求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属于上述七种情形之—的,应当准许自诉人撤诉。 2、自诉人基于种种原因主动要求撤回起诉的,需审查自诉人撤诉是否基于自愿。如果自诉人因受到强制、威吓或欺骗等而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准许。自诉人提出撤诉,被告人以自
-
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怎么区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5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的诉讼。要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就是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同时二人也必须共同起诉,因为如果一方起诉,法院也会追加另一方作为共同原告参与诉讼的。 那么,各个民事主体对诉讼标的是否是共同的,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呢?一般来说,主要是由民事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应当参加诉讼的情形也有具体规定。归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