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会受到什么处罚
虚假宣传可能会受到多种处罚,具体取决于虚假宣传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法律法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处罚方式:
1.民事责任:如果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或其他人的权益受到损害,相关责任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2.行政责任:在中国,虚假宣传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责任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例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具体的罚款数额可能会根据虚假宣传的严重程度、涉及金额等因素进行裁定。
3.刑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虚假宣传可能构成犯罪,例如诈骗罪、虚假广告罪等。如果相关责任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他们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例如有期徒刑、罚金等。
二、虚假宣传如何认定
虚假宣传的认定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
1.虚假宣传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虚假宣传的行为,上述主体在客观上对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3.虚假宣传的后果,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虚假宣传的主观方面,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三、虚假宣传如何维权
商家虚假宣传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长沙“学悦文化”因为虚假宣传被处罚,什么是虚假宣传?
485人看过
-
保险虚假宣传有赔偿吗,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306人看过
-
淘宝卖家因虚假宣传被处罚,虚假宣传的处罚是怎样?
60人看过
-
消字号虚假宣传处罚
444人看过
-
自媒体虚假宣传处罚
382人看过
-
虚假宣传近6年,上海文峰美发再被处罚,虚假宣传是什么?
91人看过
-
虚假宣传怎么处罚,虚假宣传怎么赔偿,虚假宣传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受到虚假宣传怎么赔偿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1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一)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二)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网站虚假宣传如何处罚,网站虚假宣传怎么处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7对虚假宣传行为处罚规定: 第一条为公正合理实施对虚假宣传行为(含“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下同)的行政处罚,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对虚假宣传行为的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相关规定。 第三条对商业信誉或者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制作方式、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经营状况、售后服务等作虚假宣传或者作引人误解的宣传的,罚款1.5万元。有下列事实的
-
如何看待商家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怎么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什么是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如何处罚的情形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8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虚假宣传的处罚: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