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职业禁止制度,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那么,如果对定罪量刑没有异议,行为人或检察机关能否单独就职业禁止的适用提出上诉或抗诉?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前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笔者持肯定观点,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就设置职业禁止的条文本身来看,刑法第37条之一第2款明确规定,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行为人违反法院作出的职业禁止决定,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31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对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情节严重的行为。
据此可以看出,职业禁止的决定,属于判决或裁定确定的需要执行内容。对法院适用于职业禁止的决定有异议,即不应当适用而适用,或者应当适用而不适用的,或者适用程序不当,或者所禁止的期限不妥,所针对的都是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6条、第217条的规定,对于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行为人不服的,有权提出上诉;检察机关认为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提出抗诉。
其次,通过与其他法律条文的比较来看,刑法第38条第2款、第72条第2款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人设置了禁止令制度,其与职业禁止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禁止令的期间可能短于职业禁止。如管制,其量刑幅度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三年,也就是说被判处管制的人适用禁止令的期间最长为三年;而适用职业禁止的期间是三年至五年。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584条的规定,检察机关认为同级法院适用禁止令有错误的,应当提出抗诉。举轻以明重,对于职业禁止的决定有错误的,检察机关当然也应当提出抗诉。我们知道,在刑事诉讼中要保证控辩对等,既然检察机关对职业禁止有抗诉权,那么行为人也应该享有上诉权。
再次,就适用职业禁止的后果来看,虽然职业禁止不是刑罚,但是它在某些方面会对行为人造成严重后果。因为行为人择业的权利被限制,在一定期限内无法从事相关职业,有可能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手段。所以,职业禁止涉及到行为人的基本生活和自由权利,加重了行为人的负担。本着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原则,当行为人认为法院适用职业禁止不当,影响其权益时,需要有救济途径。而且,对职业禁止的决定能够进行上诉和抗诉,也有利于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作者: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检察院石跃王晓刚)
-
一审和终审法院能否上诉或抗议
141人看过
-
未上诉可否抗诉
435人看过
-
竞业禁止协议能否直接被起诉
316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可否提起再审或者抗诉
288人看过
-
上诉与抗诉有什么差异
117人看过
-
禁止上访干脆起诉
231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民事中止诉讼异议如何办?能不能抗议中止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5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
竞业禁止协议主动离职是否违反安徽在线咨询 2023-04-03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你是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
企业和职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合法,适用竞业禁止协议有什么条件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5企业和职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是有法可依的,但用人单位制定为期三年的竞业禁止条款是无效的,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关于禁止协议的具体规定,可参考劳动合同法如下条款: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
-
承揽合同管辖权异议可否上诉?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22承揽合同管辖权异议上诉是可以的。在我国的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的程序性规定中,管辖权异议的上诉期限在我国是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的,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