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刑法理论上的一对基本范畴,是刑法中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行为评价标准。社会危害性作为一种行为评价标准,具有易变性、模糊性两个基本特征;刑事违法性作为一种行为评价标准,则具有稳定性、明确性两个基本特征。
刑事司法层面的矛盾及其解决
其一,矛盾的表现。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两种评价标准在刑事司法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观念的对立:
1.社会危害性根据论。这种主张忽视刑事违法性而单纯以社会危害性作为指导司法活动的标准。
2.刑事违法性根据论。这种主张忽视社会危害性而单纯以刑事违法性作为指导司法活动的标准。
其二,矛盾的解决。
只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两种评价标准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刑事司法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和完成。具体而言,在罪与非罪的区分中,需要将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作为共同的评价标准;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中,主要是以刑事违法性为评价标准;而在罪轻与罪重的区分中,主要以社会危害性为评价标准。
1.罪与非罪的区分。
第一,刑法典第十三条但书对罪与非罪的区分。这一但书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对所有具体犯罪之罪与非罪的区分都有制约作用,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对所有犯罪来说都是罪与非罪的区分标准。进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判断的过程是进行社会危害性评价的过程,而得出的结论是刑事违法性的有无,故同时也是一种刑事违法性评价。可见,适用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区分罪与非罪的过程,是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共同发挥评价标准作用的过程。
第二,情节犯之罪与非罪的区分。对情节犯来说,情节是否严重(或是否恶劣)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而进行情节是否严重(或是否恶劣)的判断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危害性评价的过程,评价的结果是刑事违法性的有无。由此可见,判断情节是否严重(或是否恶劣)以区分情节犯之罪与非罪的过程,也是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发挥作用的过程。
2.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刑事违法性作为评价标准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刑事违法性不仅确定了刑法调整的行为种类范围,而且还进一步将这些行为类型化,即将其区分为不同的具体犯罪。不同的犯罪即属于不同的刑事违法类型。
3.罪轻与罪重的区分。
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指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其提出的罪刑阶梯就是以社会危害性大小为标尺建立的。刑事违法性标准的量化评价功能是很有限的,而社会危害性标准具有较强的量化评价功能,因而其在罪轻与罪重的区分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可以说,在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过程中,社会危害性标准发挥着主要作用
-
论擅改架空层的危害性与违法性
158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的刑责与社会危害性有何关系?
164人看过
-
民法典与刑法之间的矛盾
92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不惧有危害社会的性质法院会因什么而量刑
429人看过
-
夫妻矛盾期间性生活算违法吗
401人看过
-
被告人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具有刑事可罚性
429人看过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刑罚的裁量也必须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所以罪刑相适应原则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 更多>
-
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比较大?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8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
-
1.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能否说下为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0不满16周岁的人不构成盗窃罪体现了犯罪的应受刑罚处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就是我国实施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法定原则。
-
社会危害性刑事处罚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啊?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29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违法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严重,一般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所以受处罚的程度也不同,即犯罪应受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受民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处罚。但只要有违法行为就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
如何理解刑法中社会危害性与危害公共利益的量刑中的两个方面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6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即刑法第13条所列举的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集体利益以及公民合法权益(或者法益)的侵犯性。刑法第13条列举的犯罪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即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2)危害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即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3)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
-
刑事违法性是刑事犯罪的基本特征, 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什么内容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4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1,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很多、地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个人情况以及行为人的个人心理状态等。1,即具有刑事违法性,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我国《刑法》13条将“应当受刑罚惩罚”这一特征明确写进了犯罪的定义。3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也是划分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