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方式是指从肉体上或者精神上摧残折磨的行为。
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等为肉体摧残;经常侮辱、咒骂,讽刺,不让参加社会活动等精神折磨;虐待行为要求“经常”实施,偶尔一次不构成本罪。
一、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如何定性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属于违法行为,情节恶劣的属于犯罪行为,可能构成虐待罪和遗弃罪。
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二、对女儿施暴虐待致死虐待致人死亡怎么量刑
对女儿施暴虐待致死虐待致人死亡的量刑: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罪,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三、父母体罚孩子,会不会构成犯罪
父母体罚孩子是否会构成犯罪,由具体情节来决定。父母随意打骂孩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例如:构成虐待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虐待罪一般是指,经常通过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手段,对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
如何区分一般的虐待行为与虐待罪
301人看过
-
什么是虐待罪,怎样构成虐待罪
492人看过
-
虐待罪如何认定,虐待罪的行为是如何表现的
404人看过
-
虐待罪是什么?虐待罪应如何惩罚?
488人看过
-
虐待到什么程度会构成虐待罪
212人看过
-
虐待罪犯罪行为的刑罚
337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虐待罪中的虐待行为指的是哪些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11行为方式是指从肉体上或者精神上摧残折磨的行为。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等为肉体摧残;经常侮辱、咒骂,讽刺,不让参加社会活动等精神折磨;虐待行为要求“经常”实施,偶尔一次不构成本罪。
-
虐待罪中虐待人员行为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27行为方式是指从肉体上或者精神上摧残折磨的行为。 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等为肉体摧残; 经常侮辱、咒骂,讽刺,不让参加社会活动等精神折磨; 虐待行为要求“经常”实施,偶尔一次不构成本罪。
-
虐待罪的定义是什么,虐待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5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不给治疗、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手段,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成员,即虐待人与被虐待人之间存在一定的 亲属关系或收养关系。(1)虐待行为的内容必须表现为进行肉体上的摧残与精神上的折磨。前者如殴打、冻饿、禁闭、捆绑、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
-
什么行为构成「虐待」?虐待应受何种制裁?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5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虐待可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予衣食、患病不予治疗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应根据情节和后果作不同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告诉的才处理);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
什么行为属于虐待?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3答: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虐待可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予衣食、患病不予治疗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