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区别及其意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6:23:30 469 人看过

1、概念不同。继承人是符合法律规定继承他人遗产的人。此处的他人称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是在继承关系中,其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被继承人继承的人;2、分类不同。继承人可以分为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3、一般情况下,被继承人先于继承人死亡。代为继承是例外,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发生死亡。

继承人如何清偿被继承人债务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据此,继承人共同继承了被继承人的遗产,当然应当偿还被继承人生前负担的债务,但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的,应当明确偿还的债务在所继承的遗产实际价值限额内,如共同继承的财产尚未分割的,应以共同继承的财产清偿债务;如共同继承的财产已分割的,共同继承人应在继承的遗产价值限额内承担有限连带清偿责任,如此可以均衡地保护债权人和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6: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被继承人相关文章
  • 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
    一、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1.被继承人是指在继承关系中,其财产将被他人继承的人;在法定继承关系中,每个公民,不论性别、年龄、精神状况、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如何,也不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还是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作为被继承人。2.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前者指依法的当然继承人,后者指被继承人所指定的继承人。各国法律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规定不同。中国法律规定的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外祖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丧偶的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之间存在着抚养关系的人。胎儿也可充当继承人。法人(包括国家)虽然可以取得遗产,但一般不列为继承人。二、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怎么办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将会发生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第血亲代为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
    2023-10-20
    84人看过
  • 继承方式的区别:转继承和代位继承
    转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代位继承则是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特定继承人继承。二者的适用条件、权益属性等内容均不同;转继承,继承人所继承的是遗产,更多的是一份财产权益。而代位继承中,继承人继承的则是身份权与财产权竞合的权益。法定继承和代位继承的区别法定继承和代位继承一般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区别:1、继承人范围不同。即法定继承人一般是与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代位继承人有可能不是;2、继承条件不同。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死后,代位继承是被继承人亲属先于被继承人死亡;3、继承范围不同。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2023-07-03
    221人看过
  • 遗嘱继承的法律意义及其影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遗嘱人生前所立的遗嘱确立遗产的继承人及遗产处理的一种继承方式。遗嘱继承的特征:1、遗嘱继承直接体现着被继承人的遗愿;2、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和立遗嘱人死亡是遗嘱继承的事实构成;3、其他。公司章程的概念与特征(一)公司章程的概念公司章程,被形象地称为公司宪法,它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具有约束力,是公司组织及行动的基本准则。公司章程的概念有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之分。形式意义的公司章程,是指关于公司组织和公司行为的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实质意义的公司章程,则是指对公司及其成员具有拘束力的关于公司组织和行为的自治规则。(二)公司章程的特征(1)公司章程的要式性。(2)公司章程的法定性。(3)公司章程的自治性。(4)公司章程的公开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
    2023-07-16
    439人看过
  • 死者的债权能否被其继承人继承
    债权,依法可以成为被继承财产的一部分。然而,要想作为遗产被继承的债权,需满足下列各项要求:其一,作为遗产的债权,务必是在继承关系确立时已真实存在并具有绝对效力的债项。倘若在继承开始之后才衍生出的债项,则不得作为遗产得到继承;其二,该债权必须经过司法机关机构的审查确认,效力可靠无误,而非法手段获得的债权,原则上是无法被继承的;其三,债权的实际履行方式以物物交换为主导方向。也就是说,在法律意义上,必须是存在以货币或其他实物当作交易对象的债权,方可得到继承。若债权的形式表现为相关行为,那么便无法进行继承,举例来说:比如被继承人生前所委托的第三方所执行的某项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就无法被继承;最后,当此类债权不具备人身专属性时,是可以继承的。这主要是因为,与其紧密相连的人身权益特殊性,一旦债权人过世,人身权利会随之消失,但属于财产性质范畴的债权却不会因此消失,相反地,它们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2024-07-29
    393人看过
  •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遗嘱继承必须是法定继承人吗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在于继承人的范围、顺序、遗产分配不同、是否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遗嘱继承不一定需要是法定继承人的,也可以将遗嘱赠与国家或个人集体等等。一、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主要是:1.法定继承是指按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遗嘱继承是指按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所进行的继承。法定继承是按法律规定的范围、顺序来进行的;而遗嘱继承则是按财产所有人生前的意思来继承的。2.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是根据所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况和赡养扶养情况来确定的;遗嘱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是财产所有人在遗嘱中确定的;3.遗嘱继承人必须是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而法定继承人不一定都是遗嘱继承人。因为在遗嘱继承中,根据财产所有人的生前意愿,遗嘱继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若干人。哪些法定继承人能够继承遗产,这
    2023-06-07
    356人看过
  •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遗产,被继承人还能继承吗?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被原谅后,仍然没有继承权。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是继承权的绝对丧失,继承权的绝对丧失的法律效力在于继承人继承权的永久丧失。即使被继承人没有死亡,事后原谅继承人的杀害也无法改变这种效力。被继承人死亡后,如何确定其遗产的继承人1、若有有效的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确定。若遗赠抚养协议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则有效的遗赠抚养协议所涉及的遗产按照协议确定,未涉及的遗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抚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扶养主体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遗赠扶养协议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民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另一种是公民与集体所有制组织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2、若无有效的遗赠抚养协议的,而有有效的遗嘱的,按照遗嘱确定。若遗嘱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则有效部分涉及的遗产按照遗嘱确定继承人,无效部分涉及的遗
    2023-08-05
    284人看过
  • 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目的
    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目的是争夺财产,这一行为会导致的法律后果是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继承人的主体类型有三种,分别为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继承人、遗赠抚养协议指定继承人。一、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目的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遗产。这是构成该行为的主观要件。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不是为了争夺遗产,而是为了其他目的,出于其他的动机,其虽会受刑事责任的追究,但不能因此而丧失继承权。即使因继承人杀害了其他继承人而使继承人实际上可以多得到遗产的,只要继承人杀害的动机和目的不是为了争夺遗产,其继承权也就不因此而丧失。但是,只要继承人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不论其杀害行为既遂或未遂,也不论其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均丧失继承权。二、继承人的主体类型1.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
    2023-06-13
    230人看过
  • 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区别,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是哪些人
    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的区别是继承顺序不同。第一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兄弟姐妹也包括在法律上有抚养关系的。一、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区别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的区别是继承顺序上的区别。如果第一继承人不放弃继承权,第二继承人就无权继承房产二、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是哪些人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是:1.第一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2.第二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三、继承人的主体类型继承人的主体类型如下:1.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
    2023-05-20
    351人看过
  •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有何不同?
    被继承人和继承人的区别一般在于概念的不同。被继承人通常是指,在继承关系中,其财产将被别人继承的人。而继承人一般是指,可以按照法律继承财产的人。依据我国的民法典规定,继承人通常可以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常用的继承方式是: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一般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债务清偿顺序是什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优先债权为第一清偿顺序。所谓优先债权,是指债权人在遗产上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情形的债权。享有这种权利的人为优先权人。优先权人的此种优先债权的效力不应当受遗产继承的任何影响。它应当先于普通债权而得到清偿。但是,享有这种特别担保的优先权人也不是对遗产全部均享有优先清偿的权利,倘若在供担保之物或权利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则其不足的部分,仍然应当与普通债权处于同一清偿顺序而受清偿。2、普通债权为第二清偿顺序。普通债权是相对于优先债权而言的。在继承债务的清算中,首
    2023-07-08
    245人看过
  • 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的权益比较及其影响分析?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是否属于遗嘱继承人需要分情况来看,在继承开始后,需要先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遗产。如果是有遗嘱的,就要按照遗嘱办理。如果是有遗嘱支持协议的,就要按照相关约定办理。因此,法定继承人是依法享有继承权的个人。遗嘱继承人是根据被继承人对个人财产的处分而享有继承或者遗赠的个人。公证遗嘱是否需要法定继承人到场公证遗嘱不需要法定继承人到场。继承权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律规定证明哪些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并证明其继承活动真实、合法。继承权公证根据被继承人生前有无遗嘱分为依遗嘱继承、依法定顺序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023-07-04
    405人看过
  • 被继承人和继承人同时去世:继承权归属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同时身亡,那么这双方就相互不发生继承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怎样继承被继承人的存款1、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当地公证处(尚未设立公证的地方可向县、市人民法院)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银行凭此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如果对该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议,应先由人民法院判处。银行凭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2、在国外的华侨,中国血统外籍人和港澳同胞在国内银行的存款或委托银行代为保管的存款,原存款人死亡,如果其法定继承人在国内,凭原存款人的死亡证(或其他可以证明存款人确定死亡的证明)向当地公证
    2023-07-02
    182人看过
  • 怎样区分继承与被继承人
    一、怎样区分继承与被继承人(一)继承权的区别。继承人的继承权通常是根据与被继承人的关系来排序;而被继承人则没有继承权。(二)指定权利不同。继承人没有被继承人的继承指定权;被继承人可以通过立遗嘱、公证等方式来选择自己财产的继承权。(三)生命权不同。通常被继承人再被继承时已经失去了生命;而只有活着的人才拥有继承权。二、遗产继承过户时间限制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作为遗产被继承的,过户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如果产生继承纠纷的,会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为3年,为了避免纠纷,继承房屋后应该尽快办理过户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继承处理方式】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
    2023-05-03
    291人看过
  •  监护人是否有权继承其被继承人的遗产
    监护人未必是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监护人未必是法定继承人。依据法律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监 护 人 是 否 具 备 法 定 继 承 资 格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监护人应当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除为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个人意愿,保障被监护人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监护人应当及时报告被监护人的有关情况和民事法律行为,及时处理被监护人的请求。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监护人具有法定继
    2023-09-05
    232人看过
  • 继承人是否有权免除其他继承人的抚养义务?
    未尽抚养义务需要看具体的情况,构不构成遗弃,构成遗弃的话,是不可以继承的。以下继承人无权继承:(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继承人能查到所有继承人吗所有继承人的查明方法是:当事人可以调查,被继承人是否立有遗赠抚养协议、遗嘱、法定继承。当事人可以根据户籍登记、结婚登记等材料调查,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优于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是否存在;综合前述所调查出的人员,确认全体的继承人范围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
    2023-07-02
    484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被继承人是指,在公民死亡之后他的财产会有继承人来继承,这个死去的人就叫被继承人。 在法定继承关系中,每个公民,不论性别、年龄、精神状况、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如何,也不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还是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作为被继承人。... 更多>

    #被继承人
    相关咨询
    • 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转继承和代位继承的区别?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1-18
      两者区别在于,继承人是否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详解如下。 代位继承是是法定继承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又称间接继承、承租继承。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被代位继承人,简称被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人称代位继承人,简称代位人。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权利,叫代位继承权。 转
    • 继承人被其他继承人侵犯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1
      侵权表现:分配不公、侵犯未成年人的继承权等。 当遗产发生争议时应怎么办? 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二、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 法律上被继承人和继承人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29
      被继承人和继承人的区别如下:被继承人是指在继承关系中,其财产将被他人继承的人,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 在遗嘱中继承人和受人的区别继承人和受人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7
      公民依照《继承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分为两种情形:公民所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的,其继承人为遗嘱继承人。公民所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亦称遗赠,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为受遗赠人。《继承法》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
    • 请问一下关于被继承人和继承人的区别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4-09-10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是继承关系的相对方。继承人是指具有继承他人财产,依法通过继承方式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人。被继承人是指遗产的所有人,即本人去世后,由继承人分配其财产的人。例如:甲是乙的父亲,甲去世后,发生继承关系,这时,甲是被继承人,乙是继承人。